朝聖城。
經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敗以後,君玄策專門開了一次朝會共商對策。
雖然他們沒有太好的想法,但是這滿朝文武的意見還是比較一致的。
他們都沒有選擇投降,這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加入大乾之後的競爭環境太激烈了。
若是大乾是從南域乾過來的也就罷了,他們肯定會需要中洲的一些世家幫忙提供人才管理。
但是大乾從之前就占據了乾西南道,又有能人在管理後方。
三聖皇朝的世家大族機會真不多。
如果在大乾他們沒有辦法像現在這樣,把控三聖皇朝的中央和地方文武官員,
那對他們家族的發展是不利的。
或許他們在早些時候還有些優勢,
但一旦大乾的學堂製度鋪開,還有科舉製在中洲施行,
三聖皇朝的世家大族的優勢很快就會不複存在了,
而且是非常快就消失了,比南域的世家還要不如。
因為他們可以說是與中洲的百姓,一同接受大乾的改造。
這些世家大族早就做過評估了,加入大乾並符合他們的利益,還不如死磕到底。
所以三聖皇朝這滿朝文武還算是團結,沒有打算投降,這也算是君玄策的一點心理慰藉。
不管在正麵戰場的這一次慘敗了,他們接下來還要與大乾抗衡。
雖然在南部平原上經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慘敗,
但好在是之前三聖皇朝與星羅、錦華王朝聯軍達成合作以後,就從北方往南方調兵了。
之前三聖皇朝被星羅、錦華、衍聖三大王朝聯軍包圍著,而其中兩個聯軍在北方,
所以三聖皇朝的軍隊主力都在北方,將領數量也是北方更多。
從合作開始,北方的軍隊就開始往南方在調了,現在也差不多到南方前線了。
剛好這些北方軍隊可以填補南方的防守空缺,不至於說南方完全失守。
畢竟南方軍隊現在是聞大乾軍隊聞風喪膽,望風而逃。
但是這好像也不能怪他們,
經曆了一場沒有一點勝算,且沒有將領可以提振士氣的慘敗,確實很難抵禦。
當然,經曆這一次慘敗,
三聖皇朝的文武不會傻傻以為,
北方更多的軍隊就能夠取得勝利。
三聖皇朝現在要改變策略了,跟百花皇朝一樣完全防守。
在南方防守的時候,也不是說他們就高枕無憂了,還是要繼續想解決辦法。
不過有人提出另外一個問題。
“若是這時候北方的王朝中,有人反了的話那該如何是好?”
“畢竟季先生已經...”
三聖皇朝在與星羅、錦華王朝聯軍以後,可以說北方基本上就沒啥防禦力量了。
這也是為了展現三聖皇朝的誠意。
同樣的,星羅和錦華王朝聯軍,也將他們的絕大部分軍隊調往南方。
這是季先生居中協調,用自己的名聲作保的結果,但是季先生現在已經死了。
這件事君玄策也想到了,他不相信北方十八大王朝的皇帝一個都不願意投降。
退一萬步講,哪怕這些君王一個個都打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但是他們王朝內部的勢力會允許他們這樣做嗎?還有王朝的最強者的意見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