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誌強和李輝被捕後,重案六組的工作並沒有就此結束。雖然案件的凶手已經落網,但關於那筆神秘失蹤的助學款,依然存在諸多疑問。季潔和楊震深知,徹底查清這筆款項的去向,不僅關乎案件的完整性,更可能涉及到其他潛在的問題。
季潔坐在辦公桌前,仔細翻閱著從學校帶回來的資料,試圖從那些陳舊的文件中找到更多線索。楊震則在一旁,和技術科的同事再次核對周誌強和李輝的通話記錄以及資金往來明細。
“楊震,你看。”季潔指著一份文件說道,“當年這筆捐贈款的金額可不小,這麼一大筆錢,怎麼可能說沒就沒了呢?而且文件上的簽字雖然有張桂蘭和周誌強兩個人,但周誌強的簽字明顯更加清晰,張桂蘭的簽名似乎有些模糊,像是被迫簽上去的。”
楊震湊過來,仔細看了看那份文件:“確實有些可疑。看來周誌強在這件事上,一開始就沒安好心。但現在周誌強肯定不會輕易交代,我們得從其他方麵入手。”
就在這時,王勇匆匆走進辦公室:“季姐,楊隊,我聯係到了當年負責捐贈事宜的中間人,他現在願意跟我們見麵,說不定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季潔和楊震對視一眼,立刻起身:“走,我們去會會他。”
在一家安靜的茶館裡,季潔、楊震和王勇見到了這位中間人,名叫劉啟明。劉啟明看起來五十多歲,頭發有些稀疏,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
“劉先生,感謝你願意配合我們。”季潔微笑著說道,試圖緩和一下氣氛,“關於十年前那筆捐贈款的事,你能詳細跟我們說說嗎?”
劉啟明點了點頭,喝了口茶,緩緩說道:“當年,那位匿名企業家確實是委托我把這筆錢交給市一中,專門用於資助貧困學生。我把錢交給學校後,就由張桂蘭和周誌強負責後續事宜。但沒過多久,我就聽說這筆錢好像出了問題,具體怎麼回事,我也不太清楚。後來,我因為工作調動,離開了這個城市,這件事就漸漸淡忘了。”
“那你知不知道,這筆錢在交給學校後,有沒有可能被挪用或者轉作他用?”楊震問道。
劉啟明猶豫了一下,說:“不瞞你們說,當時我就覺得周誌強這個人有點不靠譜。有一次,我看到他和一些社會上的人來往密切,感覺他好像在謀劃著什麼。但我沒有證據,也不好亂說。”
“那你有沒有聽說過,張桂蘭老師和周誌強在這筆錢的管理上,有沒有發生過什麼矛盾?”季潔追問道。
劉啟明想了想,說:“這個我倒是聽說過一點。有人說張桂蘭發現了周誌強的一些不對勁,好像在私下調查他。但具體情況,我真的不太清楚。”
從茶館出來後,季潔、楊震和王勇都陷入了沉思。雖然劉啟明提供的信息有限,但也進一步證實了他們的猜測,周誌強挪用助學款的可能性極大。
“楊震,我們得再仔細調查一下周誌強的財務狀況,看看能不能找到那筆錢的去向。”季潔說道。
“嗯,我已經讓技術科的同事全力追查了。另外,我覺得我們還得再提審一下周誌強,說不定能從他嘴裡撬出點什麼。”楊震說。
回到局裡,楊震和季潔再次走進審訊室。周誌強坐在審訊椅上,神情憔悴,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絕望。
“周誌強,你應該清楚,現在擺在你麵前的,隻有坦白交代這一條路。”楊震嚴肅地說道,“那筆助學款到底是怎麼回事,你最好老實說。”
周誌強沉默了一會兒,緩緩說道:“十年前,那筆捐贈款到學校後,我一時鬼迷心竅,就想著把這筆錢挪出來做點生意,賺了錢再偷偷還回去。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我的生意越做越大,也賺了不少錢。但後來,市場環境突然變差,我的生意一落千丈,不僅把挪用的錢賠光了,還欠了一屁股債。”
“那張桂蘭老師發現了你的行為後,你為什麼不懸崖勒馬,反而指使李輝殺害她?”季潔憤怒地問道。
周誌強低下頭,聲音有些顫抖:“她發現後,一直勸我自首,把事情說清楚。但我害怕坐牢,害怕失去現在的一切。我以為隻要嚇唬嚇唬她,讓她彆把這件事說出去就行了。沒想到李輝那個蠢貨,竟然把她殺了……”
“那你挪用的那筆錢,現在還能追回來嗎?”楊震問。
周誌強搖搖頭:“都賠光了,我現在身無分文,根本沒辦法還。”
審訊結束後,楊震和季潔走出審訊室。雖然周誌強交代了挪用助學款的事實,但那筆錢已經無法追回,這讓他們感到有些無奈。
“季潔,雖然周誌強交代了,但我們還是要儘力挽回損失。”楊震說道,“我覺得可以通過法律途徑,查封周誌強的資產,看看能不能彌補一部分損失。”
季潔點點頭:“嗯,這是目前唯一的辦法了。另外,我們也得把這件事向學校和社會公布,讓大家知道事情的真相,同時也給其他有類似想法的人一個警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下來的幾天,重案六組的成員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一方麵配合法院查封周誌強的資產,另一方麵整理案件資料,準備向社會公布這起案件的詳情。
在市一中,校長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後,深感痛心。他組織全校師生召開了一次大會,向大家通報了這起案件,並對張桂蘭老師的助學精神進行了讚揚。
“張桂蘭老師,是我們學校的驕傲。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師者仁心。雖然她已經離開了我們,但她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校長在大會上說道。
台下的學生們,許多都留下了感動的淚水。林曉更是哭得泣不成聲,她走上台,對著麥克風說道:“張老師對我恩重如山,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像她一樣,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與此同時,重案六組將案件的詳細情況整理成新聞稿,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一時間,這件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對張桂蘭老師的助學行為表示敬佩,對周誌強的所作所為表示憤慨。
在輿論的壓力下,一些曾經受過張桂蘭老師資助的學生和家長,紛紛站出來,講述自己和張老師之間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張桂蘭老師的善良和無私。
“張老師不僅給我錢,還經常關心我的學習和生活。她就像我的親人一樣,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她。”一位已經大學畢業的學生說道。
隨著社會的關注,一些愛心人士和企業也紛紛表示,願意出資設立以張桂蘭老師命名的助學基金,繼續她未竟的事業。
在重案六組的辦公室裡,季潔看著這些新聞報道和愛心捐贈的消息,心中感到一絲欣慰:“楊震,雖然這起案件很沉重,但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張老師的精神,終於得到了傳承。”
楊震點點頭:“是啊,這也算是對張老師的一種告慰吧。我們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讓這些善良的人得到應有的尊重,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在這時,王勇拿著一份文件走進辦公室:“季姐,楊隊,周誌強的資產查封工作已經完成。雖然追回的資金有限,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那筆助學款的損失。另外,我們還發現了一些周誌強和其他案件有關的線索,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查。”
季潔和楊震對視一眼,他們知道,重案六組的工作永遠不會停止,每一個案件背後,都可能隱藏著更多需要他們去挖掘的真相。但他們堅信,隻要他們堅守正義,就一定能讓這個城市變得更加美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張桂蘭老師命名的助學基金正式成立。在基金的啟動儀式上,季潔、楊震和重案六組的成員們也來到了現場。他們看著那些充滿希望的孩子們,心中充滿了感慨。
“希望這些孩子,能在張老師的精神激勵下,茁壯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季潔微笑著說道。
楊震點點頭:“會的。我們也要繼續努力,守護好這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讓正義永遠都在。”
在陽光的照耀下,助學基金的牌匾顯得格外耀眼。而張桂蘭老師的故事,也將繼續在這個城市裡流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重案六組的成員們,也將帶著這份使命和責任,在維護正義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喜歡重案六組之暗影之下請大家收藏:()重案六組之暗影之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