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人吃的差不多了,常青把男的都拉到茶室喝茶,女的在一邊吃著水果聊著天,涇渭分明。
常青給眾人倒好茶,看了看老爺子才開始問蕭慶:“阿慶,聽說你在香港做的不錯,常叔也是擔心你,你彆多想。”
蕭慶一聽果然來了說道:“常叔你說,我一定知無不言。”
常青問道:“你在香港的資金都是乾淨的吧?”老爺子和歐陽建國都心裡有底,沒有插嘴。
蕭慶笑著說道:“本來這事是商業機密,但是常叔開口了,我也就說了,我在香港那邊是做股指期貨的,主要是宋姐負責,我隻負責定策略,錢是肯定乾淨的,就算有人查賬我都有依據。”
常青笑道:“不至於,隻要乾淨的,你以後在大陸的任何事情都好辦,我也是你長輩,你不要放在心上。”
蕭慶感激的說道:“謝謝常叔,我知道你是關心我。”
常青繼續道:“阿慶,我知道你做二級市場也做的很好,我想聽聽你對中國未來的發展的看法。”
蕭慶也是一愣,這麼大的問題我怎麼敢說。老爺子鼓勵道:“你常叔想聽聽,你就說說,又不是什麼正式場合,就當聊天。”
蕭慶見老爺子也這麼說了,整理了下思路說道:“中國現在還處在城市化發展中,但是已經快趨近飽和了,未來中國肯定會向工業化,智能化發展,而且中國作為人工大國,智能化對於人口需求不大,所以最重要的還是人口密集的工業發展。”
常青一聽有點興趣繼續問道:“可以說的具體點嗎?”
蕭慶喝了口茶繼續道:“說到人口密集型產業肯定離不開汽車,一旦房地產泡沫,那麼多人的就業就會成為問題。而能夠接收大量人員的行業就是汽車行業,或者其他電氣化產業。”
常青說道:“現在國外汽車都把中國市場都壟斷了,中國汽車的銷量並不好。”
蕭慶想起了前世的中國發展道路繼續道:“錢老說過一句話叫"中國有能力跳過一個台階,直接進入汽車的新時代。"14年的時候,美國的特斯拉就把電動汽車賣入中國,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也進入了市場。我們要想在燃油車市場和外國人比很難很難了,所以中國要發展工業化,實現汽車行業的彎道超車,新能源汽車就是最好的道路。”
常山在一旁說道:“現在的電力都是燃煤發電,這樣子電動汽車也不算環保,國家不一定會推動啊。”
蕭慶一聽,這官二代肚子裡還是有點貨啊,笑著說道:“山哥,中國要想發展就必須會往這裡去努力,既然事戰略發展,必然電力的產業結構也會變化,這幾年大力推的核能,水電,還有光伏發電並網,都是朝這個目標去的。一旦電動汽車的技術完善,再配合中國完善的工業基礎配套,就能實現汽車行業的彎道超車。”
常青在一邊越聽越覺得有意思,繼續追問道:“那你認為我們中國汽車彎道超車後,怎麼發展,畢竟中國市場的汽車雖然大,但肯定不足以保證這麼多一個產業的持續發展。”
蕭慶說道:“中國現在是必須搶時間才能保證汽車行業的彎道超車,中國市場並未飽和,汽車的最佳使用年限是很短的,更新的周期短,不像房子一套可以用大幾十年,所以中國市場可以滿足中國汽車發展的前期,到後期就必須走出國門,特彆像歐洲這樣能源極度缺乏的地方。”
幾個長輩都聽得津津有味,常山卻是不理解了問道:“姐夫,就算我們中國出現幾家大型的新能源汽車的大廠,也解決不了多少人的就業,怎麼和房地產比呢?”
蕭慶笑著說道:“汽車產業不是指汽車的裝配廠,這裡麵包含了基礎材料的開發使用,就重要的電池來說,其中的材料量使用就會暴漲,新開的礦廠,冶煉廠,加工廠,都需要很多人,然後各種部件的生產加工,到最後的銷售,後期維修保養,電池更換,處理,配套充電的設施建設安裝。”
常山被蕭慶這一套說下來都說懵了,這裡麵這麼多學問。
常青看到蕭慶的一通介紹很感興趣的問道:“阿慶,你覺得我們湘省的發展怎麼能跟上時代?”
蕭慶正色道:“常叔,我們首先應該布局汽車的產業鏈,從電池,零部件加工,汽車組裝,材料的冶煉加工,後續的銷售維保是汽車廠商的事,但是我們必須先布局配套設施。一旦我們引進大型汽車廠家,最先使用的就是我們湘省的人,買了車就是要使用方便,越方便買的人越多。”
蕭慶想了想繼續道:“從政府的站位入手,先要保證基礎材料,比如銅鋁鎳鉻鋰,這些產業成熟了,就可以引進成熟的電池大廠和零部件的廠家,有了電池和零部件的保證,才可能引進新能源車的進入湘省建廠,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產業集群。”
常青尷尬的道:“現在政府窮啊,現在各地財政來源基本來自賣地,我們湘省的房價低,地價也低,這麼多產業的發展,都需要政府支持啊,政府又沒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