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榆特地跑到置物架後麵看了看,這回真的一個人都沒有了,她先進了裡麵,大庫房最裡麵有兩個房間,房門上都有個笨重的鐵將軍,那些人沒有打得開,鑰匙應該是太子本人拿著。
林思榆看了看四周,她從布袋裡拿出小手槍,朝兩把鐵將軍各開一槍,鐵鎖裂開應聲掉在地上。
一個房間裡全是銀票和金錠子,幾箱子銀票金票,十幾箱金錠子,看不出太子還挺有錢啊。
那倒是,有太後撐著腰,又是太子身份,皇帝還是給幾分麵子的,廢話不講,先收了,落袋為安。
打開另一個房間,裡麵五十幾個箱子,碼得整整齊齊。
林思榆好奇地打開離得最近的幾個箱子,發現箱子裡不是銀子就是首飾盒子,都是帶鳳形的首飾。
還有一箱子是衣服,上麵用金線繡著鳳紋。
這是元後的東西?
最裡麵還有幾個箱子裡放著雲錦,蜀綿,冰絲,白綢緞,白細棉布等各種貢品,有幾卷白色的綢緞已經發黃了,應該是放的年代久了。
元後和太後同出自易府,為親姑侄,當年無子的皇後和無背景的五皇子一拍即合,娶了易家嫡女為五皇子妃,生下長子謝時晏,後為太子妃。
隻不過易氏福薄,五皇子謝成珩沒繼位時,在謝時晏四歲時就死了。
謝時晏一直跟在先帝身邊長大,到十歲時先帝駕崩,謝成珩即位稱靖武帝。
謝成珩繼位後,提拔了元後兄長,也就是太後親侄子為內閣首輔,易家一時權力滔天。
靖武帝情深意重,封已逝的易氏為元後,嫡長子謝時晏為太子,三年後才另立德妃齊氏為繼後,德妃育有一子謝時宇,現十六歲,比謝時晏小四歲,繼後的兄長現為大理寺卿齊恒。
現在看來,所謂的情深意重,不過是一場戲。
林思榆把這一屋子裡的東西全部收進空間,收獲滿滿。
這兩個房間的東西收好,再到大庫房選擇性的收了一些完好的字畫,擺件,床,櫃子,屏風,銀子等等。
大庫房一派狼藉,銀票沒看到,地上倒是躺著幾個空盒子,大概僅有銀票第一個就被管倉庫的人搶光了。
沒有廢話,挑了一些有用的全部收進空間。
林思榆又飛身從屋頂往廚房,雜物房奔去,以她現在的功力,也隻能飛上屋頂了,還得歸功於空間的幾棵靈草,不僅補血,還有了力氣。
廚房裡,雜物房都大開著,隻有一個老婆子背對著門在哭,邊哭邊罵:“你們這些沒良心的,太子對你們那麼好,一個都不肯留下,喪天良啊!”
林思榆不會殺這種忠仆,但她行事不能讓外人看到,一個手刀,那婆子暈倒在地。
大概是這些不值錢,所有東西都在,那些烤好的羊肉,雞等有的被咬了一半扔在地上,隻有饅頭,包子這些還在鍋上冒著熱氣,一個都沒有動過。
林思榆沒有客氣,把廚房搜刮一空,煮好的吃食沒敢拿,怕那些居心不良的人臨走時下個毒什麼的。
除了那些還在蒸的疊得高高的七八層蒸籠裡饅頭和包子,幾口大鍋同時在蒸,目測能有四千多個包子和饅頭,流放路上最需要的就這些了。
之所以蒸那麼多,大概是給外麵的禦林軍吃的,想吃東宮的饅頭,呸!連蒸籠都一起收進空間。
那些鐵鍋,刀具,碗,勺子,筷子,盆,桶,臘肉,臘腸,臘鴨,油,鹽,調料等等都收進空間,連炭爐都全部收進去,五個小炭爐上用小火燉著湯或粥也全都收進空間。
又把旁邊的一堆炭收了進去。
空間裡亂糟糟的,東一堆西一堆,也不管了,先收進去再說。
廚房旁邊就是糧食倉庫,這裡現在一個人都沒有,糧倉也沒人守著,就一把鐵將軍。
拿出插在頭上的簪子,搗鼓了幾下就開了,進去把所有的糧食和肉類全部都收進空間。
肉類是放在冰窖裡,冰窖在糧食的後麵單獨辟了一間封閉的小房間。
糧倉旁邊有個雜貨倉庫,裡麵有很多炭,有黑炭、白炭,銀絲炭,還有最貴重的香炭,
香炭有沉香炭,龍涎香炭,各種香料配置的細炭,這些名貴的細炭一般隻有宮裡才有,主打一個精致,奢華。
還有不少精美的手爐,香料,特製的樺燭,全部裝在木箱裡。
林思榆把這些用木箱裝好的香炭,香料等專門放在空間的一個角落。
林思榆之所以一看就認識這些,一是因為她記憶裡有一些,二是因為她在現代的古武家族林家嫡係一直都在用祖輩一直延續下來的各種香料,香炭。
收好了那些精品,又把雜物房裡其他東西也收進空間。
幾大麻袋細鹽,幾大桶油,還有沒用過的木桶,木盆,刀具,粗布,油布,水缸等等。
雁過拔毛,一樣不剩。
雜貨倉庫裡麵還有一間,放的是全新棉胎,被子,床罩,錦帳等等,也都收進空間。
雜貨倉庫邊上還有一間柴房,想了想,把木柴也都收了進去,木柴雖不值錢,但燒火主要靠木柴,現在是初秋,越往冬天木柴越重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