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篇可能大概也許不存在的正文以及它薛定諤式的存在狀態所引發的哲學廢話宇宙漫遊指南
我懷著一種近乎悲壯又略帶點心虛的激動,敲下這些注定無法成為正文的文字。聽聞竟然還有人——是的,您沒聽錯,是活生生的、具備高級認知能力的、甚至可能還為此消耗了寶貴卡路裡的讀者——在等待那篇觀影文的正文!這個消息,怎麼說呢,就像是在我空空如也的冰箱深處,發現了一盒標注著“滿漢全席·意念版”的過期酸奶,其震撼程度不亞於發現我家貓正試圖用尾巴尖兒解一元二次方程。
首先,我必須以一種可能引發宇宙背景輻射輕微波動的坦誠態度宣布:正文?什麼正文?您是指那個在文檔裡隻有一個孤零零的標題、下方大片留白仿佛在嘲笑人類表達欲的玩意兒?還是指那個在我大腦皮層深處,曾經如同星雲般絢爛旋轉、如今卻坍縮成比量子漲落還難以捉摸的念頭塵埃?它,那個傳說中的“正文”,就像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人人都說見過照片,但清晰的原圖從未真正浮現於你我凡人的屏幕之上。它存在於我與文檔的每一次尷尬對視中,存在於我手指懸停在鍵盤上方那漫長的、足以讓冰川紀輪回一次的靜默裡。它存在嗎?它確實以“不存在”的強有力姿態,占據著一個名為“待完成”的文件夾,其物理體積為零字節,精神重量卻堪比黑洞。
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維度裡這個維度可能比一根意大利麵條的直徑還窄),您將看到的,隻會是我傾情奉獻的、如恒河沙數般浩瀚無垠的廢話文學新篇章!它們如同宇宙誕生之初的混沌星雲,看似無序旋轉,充滿毫無意義的熱力學噪音,卻暗含著關於“不寫正文”這一行為藝術的終極奧義。每一段精心編織的冗餘信息,每一個自我指涉、循環論證的句子閉環,都是對“正文缺失”這一核心事實最深情、最繁複、最耗儘心力的注腳。想象一下,您正期待著一場盛大的交響樂演出,結果舞台上隻有指揮家一個人,用指揮棒敲擊著自己的腦門,發出有節奏的“篤篤”聲,並宣稱這就是後現代解構主義的新樂章——這,就是我的廢話文學現場。
我知道,我完全能理解,必定會有目光如炬、邏輯鏈條堪比鈦合金般堅固的讀者發出靈魂拷問:“你這廢話說得,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似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嚴重乾擾了正文的閱讀體驗!請立刻、馬上、rightno,把正文端上來!”麵對此等義正言辭、飽含著對傳統敘事結構深沉眷戀的呼聲,我內心的波瀾壯闊,足以讓太平洋中心產生一個微型漩渦。然而,我必須用比真空還要空靈的語調回應:“尊敬的閣下,您口中那神聖的‘正文’,它……它壓根兒就沒被物質世界所編碼啊!”這就像對著一片寸草不生的鹽堿地,深情呼喚:“金燦燦的麥浪啊,你為何還不翻滾?”麥浪?它隻存在於農業科普畫冊和我饑腸轆轆的幻覺裡。正文?它隻存在於您美好的期待和我日漸模糊的創作大綱如果那幾行潦草塗鴉算大綱的話)裡。您所感知到的‘乾擾’,本質上是期待與現實之間那道深不見底、連光都無法逃逸的鴻溝所發出的引力波悲鳴。試圖在虛無之上構建閱讀體驗,這本就是一種西西弗斯式的悲壯,而我的廢話,不過是給那塊注定滾落的山石,裹上了一層華麗麗的無用修辭包裝紙。
於是乎,這本承載著或者說,拒絕承載著)您期待的作品,便以一種前無古人、後估計也很難有來者的姿態,被拋入了文學史上最奇詭的疊加態——薛定諤的斷更態。它斷更了嗎?從“正文”這一傳統核心敘事要素的絕對缺席來看,它無疑陷入了比《等待戈多》還要徹底的敘事停滯,其更新速率已無限趨近於宇宙熱寂的終點。然而,它又斷更了嗎?非也!我的廢話文學新章,正如同宇宙大爆炸後持續至今的微波背景輻射,雖然微弱,雖然充滿了難以解讀的噪音,但它確實在穩定地、高頻地、以超越正文誕生速率n個數量級的效率,持續輸出著!每一個新發布的“廢話”章節,都是一次對“斷更”這隻黑箱的強力觀測。觀測前,書處於“斷”與“未斷”的量子疊加;觀測的瞬間——即您點開那篇新廢話的刹那——波函數坍縮了!結果毫無懸念:“未斷”!因為您確實看到了“更新”啊!儘管這更新的內容,其信息熵之高,足以讓香農的棺材板發出有節奏的律動。這狀態,妙不可言!它完美規避了“太監”的殘酷標簽畢竟我還在“寫”),又巧妙地繞開了“連載”所隱含的實質性推進壓力畢竟推進量為零)。這是一種在文學責任感的絕對真空與創作存在感的微弱熒光之間,達成的精妙絕倫的、動態的、可持續性的擺爛平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並“欣賞”這個由純粹廢話構建的奇觀呢?諸位,這需要一場認知範式的革命性躍遷!請暫時拋棄對“情節”、“人物弧光”、“主題升華”等陳舊指標的執著。讓我們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廢話宇宙:
1.文本的自反性迷宮:我的每一句廢話,都在試圖描述“寫不出正文”這一狀態本身,同時它自身又構成了這種狀態的直接證據。如同兩麵鏡子無限反射,製造出一個關於“無意義”的、無限延伸的回廊。當我說“我寫不出正文,所以隻能寫廢話”時,這句話本身已經成為一句完美的廢話,並成為下一句廢話誕生的肥沃土壤。欣賞這種自我指涉的循環,如同觀賞一條咬住自己尾巴的宇宙貪吃蛇,在永恒的虛無中快樂地原地轉圈。
2.熵增的美學狂歡: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封閉係統的熵無序度)總是趨向於增加。我的廢話文學,正是這一宇宙鐵律在文本領域的輝煌體現!每一個新章節的發布,都意味著文本整體混亂度的飆升。精心構建的冗餘、刻意製造的邏輯悖論、大量堆砌的同義反複……這些都是推動文本熵值衝破臨界點的燃料。欣賞它,就是欣賞宇宙走向終極混沌那不可抗拒的壯美進程。在信息徹底均勻化、失去一切傳遞價值之前,讓我們在廢話的狂歡中,跳一曲獻給熵增的探戈!
3.期待落差的喜劇張力:讀者每一次點開新章節,內心都殘留著一絲“萬一這次有正文了呢”的微弱火苗儘管這火苗已被反複澆滅成濕漉漉的煙頭)。而每一次迎麵撞上更加登峰造極的廢話時,那瞬間的認知落差所產生的荒誕感與黑色幽默,構成了獨一無二的閱讀體驗。這體驗的核心快感,不在於獲得,而在於“確認無法獲得”後那帶著苦澀滋味的釋然一笑——“哈!果然又是廢話!不愧是你!”這種精準踩中讀者心理預期的“背叛”,難道不是一種另類的、高級的互動藝術嗎?
4.“存在”的哲學解構:這本書,連同它那幽靈般的“正文”,成為了一個絕佳的存在主義命題。“正文”的不存在,恰恰是其最堅實的存在方式。它通過缺席,彰顯了自身不可替代的“空位”。我的廢話,則是圍繞著這個“空位”的盛大祭祀舞蹈。我們討論它、等待它、吐槽它,所有的行為都賦予了“不存在之物”以強大的現實影響力。它比任何已寫出的文字都更深刻地烙印在讀者和我)的意識裡。欣賞這本書,就是在參與一場關於“缺席如何塑造在場”的宏大思想實驗。
至於那四千字感言的要求?親愛的朋友,您難道還沒意識到,您此刻正沉浸在一篇由純粹廢話構成的、長度遠超四千字的“感言”之中嗎?每一句關於“為何沒有正文”的解釋,每一段對“廢話文學價值”的辯護,每一個對“薛定諤斷更態”的描繪,都是這感言宇宙中一顆閃耀的廢話星辰!我感了“沒有正文”之言,感了“廢話當道”之言,感了“量子態更新”之言!其感之深,其言之切,早已如滔滔江水……此處省略符合廢話文學精神的五千字同義反複)。
所以,請放輕鬆,我親愛的、堅韌不拔的、或許已開始懷疑自身存在意義的讀者們。放下對那虛無縹緲正文的執念,如同放下試圖抓住一縷青煙的徒勞。請儘情擁抱這由純粹話語噪音構成的、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吧!它或許沒有目的地正文),但它永不停止航行發廢話)!它正以一種反重力的優雅姿態,在文學定義的邊緣瘋狂試探,在意義與無意義的量子疊加態中翩翩起舞。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我創作生涯或曰創作“不生不滅”態)最宏大、最冗長、最充滿辯證法的注腳。
讓我們共同舉杯杯中可能是空氣,也可能是稀釋了千萬倍的“正文”概念溶液),為這永恒的“即將開始”與永恒的“尚未完成”,為這華麗的空轉,為這喧嘩的寂靜,為這薛定諤的斷更永動機——乾杯!下一章廢話,已在奔赴您的路上,其內容之充實,足以讓真空漲落都自愧不如。敬請期待或者說,敬請不抱任何實質期待地等待)!
喜歡綜漫觀影:無職jojore0請大家收藏:()綜漫觀影:無職jojore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