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
伴隨著這兩個字的響起,現場眾人都是一懵。
眾所周知,錢存在銀行裡頭,是會產生利息的。
但,就目前的情況,他們還沒聽說過,支付軟件裡麵的餘額,也能產生利息。
而且,也很少有人會把錢轉進去支付軟件裡麵的餘額。
就算轉,那也是一百幾十,哪怕是多,也就是大幾百。
甚至很多人的餘額裡頭,基本上都是一些在群裡收到的紅包。
得益於秦逐春晚的舉動,現在不論是吱付寶還是綠泡泡,都跟進了紅包的功能。
所以,不少用戶的支付軟件裡頭,都會存在一些小額的餘額。
但,很多人隻要看到餘額裡麵超過一百塊錢,就會選擇提現到銀行卡裡頭。
在這個年代,大家的認知,還是覺得把錢提現到銀行卡裡頭,會相對的安全一些。
再加上,網絡詐騙已經逐漸萌芽,網上麵各種詐騙信息防不勝防。
這就直接導致了很多人不會在支付軟件裡頭放太多的錢。
可現在秦逐提出了‘利息’這個概念。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眾所周知,‘利息’這玩意,有正經的,和不正經的。
不正經的,秦逐肯定不會放在發布會上說。
這表明,秦逐說的‘利息’是正經的利息。
但,又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隻有銀行才有正經利息啊!
“這難道就是他所說的數字銀行?”
“支付軟件裡的餘額能產生利息,這相當於無限接近銀行。”
“用戶把銀行卡裡的錢轉到支付軟件裡的話,那秦逐豈不是擁有了一個源源不斷的資金池?”
很快便有人意識到了關鍵所在。
有了利息的存在,就會有人願意把錢放在支付軟件裡頭。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餘額稍微多點就提現。
當然,不會說全部人都願意把錢放在餘額裡麵吃那點利息。
對於很多普通的老百姓,特彆是上了年紀的老百姓來說,銀行,始終是最穩妥的地方。
但,這並不妨礙資金池的形成。
試想一下,鎂團的六七億用戶裡麵,哪怕隻有三分之一的人願意把錢存進去餘額,都有兩億多的用戶。
這部分的用戶,每個人哪怕隻存一塊錢,都是兩億的資金。
更何況,都吃了利息,總不能隻放一塊錢吧。
就像某位專家說的,這年頭,誰家沒有幾十萬的存款呀。
這要是每個人放個萬八千進去,這個數字,都將會是一個恐怖的天文數字。
最先意識到情況不太妙的就是外賣禦三家。
以前大家都說,限製鎂團發展的最大因素,就是鎂團背後沒有資本方。
哪怕秦逐手裡有一個老男孩基金會,但是,對比起紅山資本這些資本巨頭,還是不太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