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天的時間,一則‘將近兩億人都在拚夕夕上淘好貨’的廣告,便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在廣告法尚處於模糊階段的2013年,這樣的廣告,並不會有人去較真,更不會有人去調查,刨根問底。
秦逐正是利用這一點,給拚夕夕在下沉市場的普及,打入了一劑催化劑。
但,讓人費解的是,拚夕夕的這則廣告,沒有出現在各大主流電視台,也沒有出現在主流媒體當中。
秦逐出人意料地把傳播媒介的重心,放在了綠泡泡。
更確切一點來說,是綠泡泡在去年新推出的板塊:綠泡泡公眾號。
采取的是軟文加廣告的模式,再加上群聊分享鏈接的方式。
為此,秦逐還親自打了個電話,和pony馬以及張小龍那邊溝通。
pony馬對於秦逐的嘗試表示支持,畢竟,在他看來,拚夕夕是在他的授意下,秦逐才開展的新項目。
而張小龍那邊,則多少有些顧慮。
軟文加廣告的模式,在綠泡泡公眾號上,算是首次的嘗試。
一來,不確定效果如何,用戶是否接納這種模式。
二來,他擔心會破壞掉綠泡泡原有的體係。
他是一個純粹的工程師,想做的,是一款純粹的軟件。
至於盈利方麵,並不是他所考慮的範疇。
雖說,上次采納過秦逐的建議之後,並沒有影響到綠泡泡的整體體係,反而讓用戶對綠泡泡形成了更深層次的依賴。
但,現在可是打廣告啊。
你在我一款聊天軟件裡麵打廣告?
還是前所未有的軟廣。
老實說,剛剛聽到這個概念的時候,張小龍本人都是懵的。
對秦逐所謂的軟廣模式,也並不看好。
最終還是pony馬親自拍板,才最終拍板下來。
可當張小龍看到軟廣真正呈現出來的內容時,還是忍不住眼角狂抽。
【不是吧,你還在用某寶網購?聰明人都在這裡網購……】
【9.9元秒殺價,承包你家一年的垃圾袋……】
【你的好友邀請你一起拚單……】
這些所謂的軟廣,無一例外,都是白底紅字,有的還用酷炫狂拽的炫彩文字,渲染出一股極致而又純粹的氣息。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o!
如果還要給這個英文單詞添加一點後綴,那就是:o到爆!
此時此刻,整個綠泡泡的會議室裡,所有人看著拚夕夕用上百個賬號打出來的軟廣,一個個都表情僵硬,頭皮發麻。
“那啥……張總,要不,這錢咱們還是不賺了吧……”
一個工程師表情難堪地建議道,雖然他沒有穿著西裝打領帶,但好歹也是一副標準的工科男穿著,一看就知道是那種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都是有節操,有底線的。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親手做出來的平台,竟然會出現這種風格的內容。
內容嘛,他都認識。
每一個字,他都會念。
可問題是,組合起來之後,卻是如此的炸裂。
以前,他可以很驕傲地跟同窗校友們說,他是綠泡泡工程師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