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聞言,眉頭皺起,眼中滿是疑惑,凝視著阿凡達,開口問道:“我的朋友,難道波斯已無摩尼教活動的蹤跡了嗎?”
阿凡達緩緩說道:“摩尼教的傳承還未斷絕,隻是曆經各方勢力的傾軋,如今教眾的數量銳減。”
楊過輕輕頷首,說道:“隻要摩尼教還有人在,到時尋著這些教眾,總能從他們口中,得到教義傳承的線索。”
一場豐盛而熱鬨的晚宴,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悄然流逝。
楊過夫婦與阿家兄弟圍坐在一起長談。
夫婦二人從阿家兄弟的口中獲取了更為詳儘的信息。
原來,在那更為遙遠的大食,幾百年前興起了一個新的教派——伊斯蘭。
這教派憑借著獨特的教義與強大的組織能力,贏得了權貴們的支持,傳播的速度異常迅猛,不斷向著周邊地區擴張蔓延,波斯自然也難以幸免。
在蒙古大軍西征之前,那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拔斯王朝統治著波斯的大部分區域。
阿拔斯王朝出於種種緣由,曾多次對摩尼教展開打擊與壓製,如此漫長的歲月,持續了將近五百年之久,使得摩尼教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
前些年,花剌子模王朝重新崛起,奪回了統治的權力,然而對於伊斯蘭教的傳播並未阻攔,對於摩尼教同樣施行諸多的打壓,使得摩尼教的處境愈發艱難,日益式微。
摩尼教在這長久的雙重打壓之下,走向衰落已不可逆轉。為了保留傳承的教義火種,一部分摩尼教徒沿著古老的商路,向著東方傳教。
而如今,蒙古人西征花剌子模,波斯本地的政權瓦解,本就失去本土貴族支持與庇護的摩尼教,信徒的數量越發稀少。
再加上源自摩尼教的“阿薩辛派”,頻繁地對各方高層貴族展開刺殺行動,與眾多勢力結下了仇怨,最終引得蒙古人遷怒摩尼教,展開了血腥的清洗。
至此,摩尼教的高層活動徹底銷聲匿跡。
翌日,太陽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商隊拔營起寨,向著西方繼續前行。
一時間,營地之中人喊馬嘶,熱鬨非凡,一片忙碌的景象。
隻見上千頭背負著貨物的駱駝,緩緩前行;在駝隊左右還有上千人的精銳馬隊隨行,護衛著商隊的安全。
這浩浩蕩蕩的場景,與一支小型軍隊並無二致。
直到此刻,楊過夫婦目睹著這一切,方才明白這阿家兄弟的商隊,遠赴波斯的底氣所在。
商隊的行進速度並不似軍隊那般快速,一路上部落星羅棋布,每當途經城鎮時,商隊會與當地的貴族展開貿易,換取所需的物資與情報,確保商隊能夠順利前行。
就這樣,商隊行走了三月有餘,終於抵達了目的地——大不裡士,作為波斯地區的商貿重鎮,大不裡士城內外都是熱鬨繁華的景象。
商隊攜帶的大部分商品都會在大不裡士進行交易,隻有少量來自東方的珍稀物品,才會運往更為遙遠的巴格達進行交易。
在這一路的行程之中,隨行的楊過夫婦可謂是大開眼界,見識到了各色的風土人情,也聽聞了各種異域奇聞。
為了融入當地的生活,他們也入鄉隨俗,學著當地人的裝扮,裹著頭巾,地圍著麵紗,將自己的麵容遮擋起來,隻露出雙眼。
若不是大雕始終相隨,以及楊過身後那把玄鐵重劍太過引人注目,乍看之下,夫婦二人已與本地土著的裝扮毫無差彆。
商隊在大不裡士城外尋得一處開闊地,迅速安營紮寨,等候著各地商人前來交易。
忙碌了許久後,阿凡提得了空閒,瞧見了楊過夫婦這副地道的本地裝扮,不禁熱情地張開雙臂,滿臉笑容地開口稱讚道:“我親愛的朋友啊!想不到才短短時日,你們便已學會了入鄉隨俗!”
楊過麵帶笑意,問道:“阿凡提,我的朋友。如今已抵達了波斯,隻是人生地不熟,不知該去尋誰,來了解當地的情況呢?”
阿凡達略作思考後,說道:“我的朋友,如今這波斯,多是由蒙古人的總督府進行管理。”
“在某些區域,哈裡發也擁有著不小的話語權。但若想要了解此地的情況,還是前往蒙古人的總督府打探更為妥當些。”
阿凡提在一旁聽著哥哥的話語,頻頻點頭,表示對其觀點的認同。
這時,阿麗娜走到小龍女的身旁,輕聲說道:“還有負責管理宗教事務的伊瑪目,他們掌管當地的宗教,或許也能提供一些信息。”
“伊瑪目?”小龍女眨了眨那美麗的眼睛,輕聲重複著這個陌生的詞彙。
“正是,”阿凡達見狀,連忙出聲解釋道,“這伊斯蘭教便是由伊瑪目掌管著教中事務,職責與地位,大致與摩尼教的教監、長老相類似。”
楊過沉思片刻後,再次問道:“那蒙古人的總督府位於何處呢?咱們直接前往總督府,當麵詢問總督大人一番。”
“我的阿凡提,”阿麗娜微微側身,麵向阿凡提,柔聲細語地說道,“咱們陪著他們夫婦一同前往總督府吧,也好為他們引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