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伊滿心歡喜地收下了三個孩子,心中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稍作思索後,將“英雄”二字拆開,給小女孩取名為羅英,給小男孩取名為羅雄。
緊接著,便讓三個孩子對著楊過叩頭,行了入教之禮,就此,範希勝三人正式拜入明教。
範希勝隻覺得腦袋暈暈乎乎的,還沒回過神來,就突然多了個乾爺爺,接著又加入了明教。
雖說他對明教具體是怎樣的組織還不甚了解,但他心裡明白,從加入了明教的這一刻起,乾爺爺身後的這些人往後便是他們的依靠。
往後的日子,再也不會像現在這般艱難困苦了。
眾人紛紛向羅伊道喜,恭賀他喜得“孫輩”。
一番祝賀之後,這才再度踏上行程。
經過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萬獸商行的所在之處。
如今商行剛剛成立,千頭萬緒,諸多繁雜瑣事全靠史伯威一人操持打理。
史伯威正忙得腳不沾地,連喝口水都要掐著時間。
他一方麵要接收從山西運來的金銀財寶等貴重物品,另一方麵又得將這些錢財換成糧食以及其他各種商品貨物。
按照計劃,商隊會跟隨楊過一同前行,一來是為了往光明頂運送物資,二來也是為了熟悉這條線路。
楊過等人到來之時,史伯威正忙得焦頭爛額。
不過,西山一窟鬼到來之後,給史伯威增添了幫手,物資籌備的速度也因此加快了許多。
楊過一行便暫時留在商行中,等待著備齊貨物啟程的日子。
範希勝三人換上新的行頭,每日都領著羅伊在城中四處閒逛。
羅伊本就隔代親,如今又閒來無事,對這三個孩子可謂是有求必應。
這一日,楊過和小龍女正在屋內閒談,周伯通又像往常一樣來找楊過,要他傳授武功。
就在這時,羅伊從外麵領回來一位讓人意想不到的熟人。
此人的出現,可著實把周伯通嚇了一跳。
隻見來人一身邋遢不堪的吐蕃僧人裝扮,仔細一看,原來是大輪寺主持鳩羅什。
小龍女嘴角微微上揚,笑著說道:“大和尚,你怎會落魄成這副模樣?”
鳩羅什雙手合十,神色黯然道:“楊施主,貧僧實在是苦啊!”
楊過打趣地笑道:“大和尚,出家人講究四大皆空,可不興訴苦抱怨啊!”
原來,在吐蕃,僧人地位極為尊崇。
鳩羅什往日在吐蕃遊曆的時候,憑借著一身僧袍,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當地人奉為上賓,禮遇有加。
然而,漢人多信奉道家,注重祭奠祖宗,雖說也有人信奉佛教,但遠不像吐蕃那般尊崇。
而且,中原佛教與吐蕃佛教雖說都供奉釋迦牟尼,可兩方的教義佛法卻有著巨大的差彆。
鳩羅什自襄陽離去之後,便一路遊曆。
除了在寺院掛單,平日裡的開銷都需要銀錢。
他身上所帶銀兩有限,又拉不下臉麵去化緣,沒幾個月時間,所帶的銀兩便花光了。
此後一路前行,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饑一頓飽一頓。
鳩羅什原本計劃渡過黃河前往五台山遊曆,想要去領略一番中原佛教勝地的風采。
可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裡,百姓們自己都缺衣少食,再加上他一身異族裝扮,一路上處處碰壁,舉步維艱。
無奈之下,他隻好轉道漢中,打算先返回吐蕃,再做其他打算。
周伯通聽完他的講述,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道:“你這和尚可真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