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外三十裡,有一處山穀,四周峰巒環繞,林木茂密。
月色如水,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楊過透過月色,遠遠看見十數名黑衣人在林間穿行。
黑衣人手中皆握著一柄淬了劇毒的短劍,劍身幽藍,在月光下閃爍著寒光。
“劄木合大人,大汗派您來襄陽,究竟有何貴乾?”一名蒙古侍衛騎著馬,靠近劄木合,壓低聲音問道。
此時,整個使團正在山穀中前行,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晰。
楊過不由一愣,想著劄木合不是已經在城中被刺身亡了嗎?為何會出現在此處?
劄木合勒住馬韁,神色警惕,目光環顧四周:“大汗命我前來為金刀駙馬道賀。”
“同時試探金刀駙馬與明教教主的態度,若是能拉攏這二人,我大蒙古國南征的成算便能再增幾分。”
就在這時,隊伍後方,一名黑衣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在月色下顯得格外陰森。
隻見他身形一閃,瞬間衝到了蒙古使團的後方。
“什麼人——”一名眼尖的侍衛剛發出驚呼,然而他的聲音戛然而止,喉嚨已被利刃無情地割開,溫熱的鮮血噴湧而出。
混亂瞬間爆發。
劄木合迅速拔出彎刀,厲聲大喝:“接戰迎敵!”
但黑衣人動作更快,他們仿若一陣黑色旋風,在蒙古使團中穿梭。
所過之處,鮮血飛濺,伴隨著一聲聲短促的慘叫。
短短幾個呼吸間,十餘名蒙古勇士已紛紛倒地不起,林間隻留下一片死寂。
劄木合眼中閃過驚駭之色,他馳騁沙場多年,見過無數陣仗,卻從未見過如此不要命的殺手。
這些黑衣人出手狠辣,配合默契,顯然是訓練有素。
彎刀與短劍相擊,火花四濺,劄木合與一名黑衣人戰在一處。
他一邊奮力抵擋,一邊怒吼道:“你是誰?為何襲擊蒙古使團?”
黑衣人冷笑不語,手中短劍突然變招,如毒蛇般刺向劄木合的心口。
千鈞一發之際,楊過縱身上前救援,卻發覺自己身體徑直穿過黑衣人的身軀。
劄木合側身一閃,避開了要害,但短劍還是在他胸前劃開了一道血痕。
血痕處,毒液迅速蔓延,劄木合隻覺一陣眩暈,視線開始模糊,身體也漸漸失去了力氣。
聲音微弱地吐出最後幾個字:“宋人...背信...棄義...”
隨後,他的身體重重地摔在地上。
黑衣人冷漠地看著劄木合倒地身亡,眼神中沒有一絲波瀾。
隨後,他身形一閃,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見黑衣人要遁走,楊過大喝一聲:“站住!”
接著腳下發力,便要上前追擊。
此時,隻覺自己雙腳如灌鉛般沉重,移動不動分毫。
這才猛然發現自己坐在床榻上。
從睡夢中驚醒,楊過大口喘著粗氣,眼神中還殘留著夢中的光影。
“過兒,怎麼了?”小龍女被楊過的動靜驚醒,輕聲關切,玉手輕輕撫上楊過的後背,安撫他緊張的情緒。
“無事!”楊過搖搖頭,“隻是做了個夢。”
他望向窗外,東方已現魚肚白,繼續開口:“隻是總覺得會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小龍女繼續追問:“那你夢見了什麼?”
楊過將夢裡看見劄木合遇襲之事,說與妻子聽。
“劄木合?”小龍女秀眉微皺,神色疑惑,“蒙古使節不是已經死了嗎?”
楊過麵露思索之色,口中低語:“是的,在夢裡我見他為刀劍上的劇毒所傷!”
接著,他一撫額頭,仿佛突然想到了什麼,恍然大悟道:“龍兒,我要去驗看劄木合的屍體!”
話音剛落,急促的敲門聲響起。
“教主!出事了!”張一氓的聲音透過門板傳來,一向沉穩的他,語氣中罕見地帶著一絲慌亂。
楊過迅速披衣起身,打開門,隻見公孫清麵色凝重,神情嚴肅,身後跟著同樣神色緊張的張一氓。
“幸存的蒙古使者要攜屍體北歸。”公孫清見楊過步出房間,當即沉聲稟告。
楊過瞳孔微縮,眼神中閃過一絲警覺:“什麼時候啟程?”
“明日大早。”張一氓補充道,“郭大俠夫婦已經前去拖延。”
說話間,他遞過一塊染血的青字檄牌,“這是從被殺的凶手身上搜出的物證!”
楊過接過檄牌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氣,口中自問自答:“凶手這是打算要嫁禍給趙宋朝廷?”
“或者......”楊過眼神銳利,“本就是有人故意為之。”
忽地,楊過臉色一正,神色變得極為嚴肅,沉聲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更要去查看使者的屍身!”
公孫清問道:“教主,可是有所發現?”
“不錯。”楊過頷首回應,“我懷疑出手的不是江湖中人,極有可能是軍中的好手!”
張一氓附和道:“事不宜遲,咱們即刻動身前往驛館!”
臨安城,皇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蒙古使者在我大宋境內遇害,此乃奇恥大辱!”
吳潛聲淚俱下,跪伏在地,情緒激動,“老臣懇請陛下嚴查此事,為免兩國再起刀兵,勢必要給蒙古國一個交代!”
此時的禦書房內,氣氛凝重壓抑,趙昀麵色陰沉,眉頭緊鎖,“吳愛卿起來說話。”
“此事確實蹊蹺,使者前往襄陽道賀,為何會有人針對使者出手?”
史彌遠上前一步,神色平靜,語氣沉穩:“陛下,臣以為此事另有隱情。”
“蒙古使者入境,事關兩國和平。如今使者遇害,恐怕是有人故意要挑起事端。”
“此事還需查......”
“史相國大人此言差矣!”吳潛厲聲反駁,打斷史彌遠話頭,情緒愈發激動,“不論是誰要挑起事端,都不該對蒙古使者下毒手!”
“事關重大,拖延不得,必須儘快妥善處置!”
二位丞相一開口,禦書房內頓時議論紛紛。
大臣們交頭接耳,各抒己見,有的支持吳潛,認為必須嚴懲凶手,給蒙古一個交代。
有的則認同史彌遠,覺得此事背後另有隱情,需謹慎調查。
趙昀揉了揉太陽穴,麵露疲憊之色,看向一直沉默的趙葵:“趙愛卿有何見解?”
趙葵沉吟片刻,思考再三後說道:“陛下,當務之急是儘快查明真相。”
“臣建議派欽差前往襄陽調查,同時加強邊境防禦,以防蒙古借機生事。”
“準奏。”趙昀點頭,神色凝重,“就由趙愛卿親自前往。”
“另外,此事因郭靖嫁女而起。傳旨郭靖,命他全力配合調查,務必找出真凶。”
史彌遠眼中閃過一絲陰鷙,但很快又恢複悲戚之色:“陛下聖明。”
吳潛麵色凝重,再度出聲諫言:“陛下,若此事真如坊間傳言,乃是明教所為。”
史彌遠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吳相國,那日木易在朝堂上,雖說有失禮數,但對蒙古國使者也不曾痛下殺手。”
“由此觀之,木易絕非那等不明事理的莽撞之人。”
“本相以為此事定不是明教所為,吳相國僅憑猜測便如此篤定,不知是何居心?”
史彌遠開口後,梁成大、薛極等一乾史彌遠黨羽皆是言辭懇切地為明教開脫。
吳潛聞聽眾人言語,不由語氣一滯,但依舊不願罷休,“陛下,有道是無風不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