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中的郭芙與楊過鬥了一會兒,自覺受益匪淺,便退了下來。
接著,武敦儒、武修文兄弟對視一眼,同時挺劍而上:“楊大哥,我兄弟二人想要聯手討教!”
楊過點頭應允,與他們切磋指點。
他始終使用那把精鋼劍,並未動用玄鐵重劍。
然而,即便如此,他的劍招速度卻快得驚人,遠超常人。
這是因為他常年使用玄鐵重劍,早已將內力錘煉得無比深厚,如今換了輕劍,速度自然是突飛猛進。
隻見楊過手中的精鋼劍快如閃電,劍光霍霍,帶起一陣陣風聲。
武家兄弟兩人使的是「一陽指」與「越女劍」法的混合招式。
兄弟兩個,一人攻一人守,相互之間倒也配合默契。
楊過見狀,手中劍勢忽變,不再遊走,而是主動出擊。
精鋼劍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時而如狂風驟雨,時而如溪流潺潺。
劍光所至,武氏兄弟隻覺壓力驟增,每一次揮劍都被楊過精準預判,劍尖總能在箭不容發之際點中他們的劍身。
“砰砰”兩聲,武氏兄弟的長劍同時被震開,兩人踉蹌後退,額頭上滿是冷汗。
“楊大哥,你這劍......太快了!”武修文喘著氣,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楊過笑而不語。
武墩儒不想錯過如此機會,看向自家兄弟,咬了咬牙,“修文,繼續!”
兄弟二人對視一眼,再度聯手上前。
楊過單手執劍,在身前畫了一個圓。
使的乃是是全真劍法中有名的招式“三花並放”。
這招式本是由三人合手對敵之時使用。
施展時由三名持劍者呈三角之勢圍攻敵人,三把劍從不同角度同時刺出,讓對手難以招架。
三把劍仿佛三朵盛開的鮮花同時綻放,從不同方向攻向對手,使對手防不勝防。
如今由楊過一人使來,劍光閃爍間,瞬間就在身前綻開九朵劍花。
場邊的周伯通看見楊過使出這一招,驚得目瞪口呆,“乖乖!想不到這一招,還可以這麼玩!”
郭靖也曾學習全真教劍法,見著楊過施展這一招劍法,自然也是識得出這一招的精妙之處。
不由雙掌輕撫,眼中滿是讚許之色。
而此時麵對楊過的武氏兄弟,隻二人覺得眼前一片劍光,根本看不清楊過的動作,隻能被動防守。
“武大哥,你這招‘力劈華山’,力道有餘,卻不夠靈活。”
“武二哥,你這招‘順水推舟’,時機把握得不夠好。”
楊過一邊動手,一邊指點著他們的不足之處。
楊過劍光一閃,點在武修文的劍鞘之上,“若能再快半分,便能先發製人。”
武家兄弟早知自己武功不及楊過,但見他如此坦誠指點,皆是心悅誠服。
兄弟二人也是聽得連連點頭,心中對楊過更是敬佩不已。
就在這時,楊過忽然心中一動,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
他手中的劍招愈發快速,隻見劍光越來越盛,幾乎讓人看不清他的動作。
“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楊過心中仿佛悟到了武學的真諦。
他終於明白了,能讓人防不勝防是速度。
“無與倫比的速度”是武學的最高境界之一。
此時場邊的郭靖,看著楊過指點自家弟子,隻覺心中五味雜陳。
既有對自家弟子武藝不如人的羞愧。
也有對楊過武功精進如斯的欣慰。
黃藥師父女看著楊過手中長劍快若閃電,二人目中皆是精光閃爍。
就在此時,隻見楊過手中的精鋼劍忽然加速,劍光化作一片朦朧的白影,帶起淩厲的破風之聲。
他本就帶著前世的武學造詣重生。
今生在武學一途少走了不少彎路。
加上在與一眾武學大能激戰中感悟頗深。
此刻與眾人切磋,竟隱隱觸碰到一層武學瓶頸。
“快!太快了!”周伯通在一旁看得拍手稱快,“楊過,你這劍招可比那閃電還要快三分啊!”
可楊過卻恍若未聞,手中長劍連續刺出。
武家兄弟見狀大驚,明明見著楊過一副雙目無神,陷入沉思的神態。
可他手中揮出的劍招,卻又來的又快又急。
麵對這一變故,黃蓉急聲示警,“大武、小武,速退!”
黃藥師看出了端倪,明白楊過這是進入了“止觀”狀態,當即高聲提醒:“切莫驚擾楊兄弟感悟,快快退開!”
他這話一出口,眾人瞬間明白事情的原委,紛紛向後退卻。
武家兄弟麵對疾風驟雨般的劍光,不停縱身向後退卻。
可楊過隻顧體會方才悟出的奧妙,劍走龍蛇間,點點寒芒皆是環繞在武家兄弟周身。
因為此時的楊過腦海中已將當麵的武家兄弟當做了印證感悟的標靶。
武家兄弟閃躍身形躲避,卻始終脫不開楊過手中的劍芒覆蓋的範圍。
二人被無處不在的點點寒芒逼得狼狽不已,一時間險象連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見著場中的變故,耶律燕與陸影落二人嚇得峨眉緊蹙,秀臉煞白。
楊瓏沐風姐弟看著父親出手快如閃電,追著武家兄弟左招右架,隻覺有趣。
姐弟二人望著場中的情形,撫掌大笑。
郭襄與郭破虜年歲大些,加二人近段時間又跟隨楊過夫婦在夯實基礎。
此時,二人扯著嗓子為楊過加油。
“大哥哥,厲害!”
“師父,加油!”
而楊過對此卻是充耳不聞,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之中。
此時的他隻覺體內的真氣在全速流轉,不知覺手中精鋼劍越使越快,仿佛與手臂融為一體。
他想起“草木皆可為劍”,又想起使用重劍十餘載的獨孤求敗。
又感受著此時手中恍若無物的精鋼劍。
心中明白了獨孤求敗當年使用玄鐵重劍其中的用意。
想要手中之劍,達成摧枯拉朽的威力,就必須具備無與倫比的速度。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強調的是以渾厚內力運用剛猛之力克敵。
當自身的力道足以催發出足夠的速度,就是是摒棄重劍之時。
而隻有當身體的氣血之力達到與內力收發自如的兼容並蓄。
才能做到不拘泥兵器形式,發揮出更為強大的劍道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