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之上,薄霧如紗,一葉扁舟破開薄霧,如利劍般向南岸駛去。
船頭立著金輪法王,猩紅僧袍在江風裡獵獵作響,宛如一團跳動的火焰。
他身後跟著兩名吐蕃武士,皆是神色肅然,手按腰間彎刀,警惕地掃視著四周水麵。
“法王,南岸碼頭已有賈似道的人舉著紫旗等候。”左側一名吐蕃武士低聲稟報。
金輪法王點頭,隨後低聲吩咐道,“上岸之後,立刻通知細作動手!”
“是!”
碼頭上,賈似道的幕僚早已等候在此,見金輪法王登岸,連忙上前躬身行禮:“使節大駕光臨,賈大人已在欽差行轅備下素齋,請隨小人移步。”
金輪法王瞥了他一眼,語氣平淡:“素齋就不必了,速帶本座去見賈似道。”
幕僚不敢怠慢,引著金輪法王一行向行轅走去。
沿途街道上,百姓見金輪法王身披紅袍,相貌異於常人,紛紛避讓,眼神中帶著驚懼與厭惡。
金輪法王卻毫不在意,大步流星,袈裟隨風獵獵作響。
欽差行轅內,賈似道正對著一麵銅鏡整理衣冠。
聽聞金輪法王已到,他連忙放下梳子,臉上堆起笑容:“快請使節進來。”
金輪法王走進正廳,見賈似道滿麵堆笑,心中不由冷笑,麵上卻故作恭敬:“賈大人,彆來無恙。”
賈似道拱手道:“托使節吉言,本官一切安好。”
“不知使節此次過江,有何要事?”
“王爺已同意八月初十召開英雄大會。”金輪法王大咧咧地在主位坐下,身下的檀木椅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
“王爺之意,想邀宋國欽差親臨大會觀禮。”
賈似道聞言鬆了口氣,揮手屏退左右侍女,搓著手道:“聖上早有諭旨,本官全權代表朝廷處理此事。”
“本官自然是要出席的,隻是……”
賈似道故意止住話頭,他正愁找不到機會讓忽必烈出席大會,此番觀禮正是天賜良機。
順便試探一番忽必烈是否還有其他動作。
因為隻要忽必烈出現在現場,蒙古人就不會在大會上出手。
自己的性命安全也就多了一分保障。
金輪法王點頭:“如此甚好。”
“王爺說了,此次大會旨在切磋武藝,增進兩國情誼。”
“還望賈大人約束宋人,莫要再生事端。”
“那是自然,”賈似道連連應承,“老夫定會約束武林人士,確保大會順利進行。”
接著他話鋒一轉,“不過,若是蒙古國趁機生事,又當如何?”
金輪法王笑道,“王爺自然會下令約束!”
“就不勞賈大人操心了。”
賈似道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如此甚好。”
“若是雙方早有積怨,到時就到擂台上解決吧!”
金輪法王點頭,“不過,王爺還有一條提議。”
“使節請講。”
“大會之上,若有宋人不守規矩,還望賈大人能秉持公正,予以懲戒。”金輪法王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
賈似道心中一凜,知道這是忽必烈在試探他的立場。
他沉吟片刻,笑道:“法王多慮了。”
“我大宋乃禮儀之邦,武林人士也多是明事理之人,斷不會做出出格之事。”
金輪法王深深看了他一眼,不再多言:“既如此,本座便告辭了。”
“八月初十,江心擂台,不見不散。”
說罷,他起身離去,袈裟掃過門檻,帶起一陣勁風。
待金輪法王走後,賈似道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絲陰狠。
他對幕僚道:“速去郭府送信,就說蒙古人欲在英雄大會上挑釁,請郭大俠與楊教主前來商議對策。”
“另外,讓丐幫盯緊那些江湖門派,若有異動,立刻回報。”
“是。”幕僚領命而去。
賈似道走到窗邊,望著金輪法王離去的方向,喃喃自語:“忽必烈啊忽必烈,你以為老夫真會任你擺布嗎?”
“這英雄大會,究竟是誰的舞台,還未可知呢。”
金輪法王返回江北後,忽必烈聽聞賈似道欣然應允,滿意地點頭:“很好。”
“這賈似道還當真是狡猾啊!”
“王爺,要不要?”金輪法王揮手做了個抹脖子的姿勢。
“不必,”忽必烈搖頭,“賈似道不做吳潛。”
“到時再在朝中尋覓他人便是!”
他轉頭對帳下一名黑衣人吩咐:“傳令下去,讓細作們加緊行動。”
“務必在這幾日,讓襄陽城內的江湖門派亂起來。”
“是。”黑衣人領命,身形一閃便消失在帳外。
......
襄陽城,悅來客棧。
大廳內,數十名武林人士正圍坐飲酒,其中既有僧人,也有道門弟子,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門派高手。
眾人正談論著即將召開的英雄大會,氣氛熱烈。
忽然,一個身著灰衣的漢子拍著桌子喊道:“諸位,依我看,這英雄大會不過是有人想借機拉攏人心,擴張勢力罷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咱們江湖門派向來自由自在,何必聽他們號令?”
此言一出,大廳內頓時安靜下來。
一名僧人皺眉道:“施主此言差矣。”
“蒙古大軍壓境,正是我等團結一心之時,何來擴張勢力之說?”
灰衣漢子冷笑:“團結一心?我看是某些人想當盟主,好號令天下英雄吧。”
“聽說郭靖與楊過有殺父之仇,連帶著丐幫與明教也麵和心不和。”
“這樣的人,能帶領咱們對抗蒙古人嗎?”
一名全真弟子怒道:“休要胡言!郭大俠與楊教主同心協力,共守襄陽,乃是我大宋的脊梁。”
“你在此挑撥離間,安的是什麼心?”
灰衣漢子站起身,環視眾人:“我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
“諸位想想,若是郭靖當了盟主,丐幫勢力本就龐大,還有一個不知道底細的明教!”
“到時怕是更要壓得其他門派喘不過氣來。”
“若是楊過當了盟主,明教行事詭異,與朝廷關係微妙,咱們跟著他,豈不是自尋死路?”
他話音剛落,人群中便有人附和:“這話倒是有理。我看還是推選盟主更為妥當。”
“不錯,眾望所歸的盟主,總比那些半路出家的強。”
一時間,大廳內爭論不休,各派人士互相指責,劍拔弩張。
灰衣漢子見目的達到,悄悄退到角落,溜出了客棧。
他剛拐進一條小巷,便被兩名丐幫弟子攔住。
“閣下剛才在客棧內挑撥離間,定是蒙古細作!”一名丐幫弟子怒喝著揮拳打來。
灰衣漢子冷笑一聲,身形一晃,避開拳頭,反手拍出一掌,正中那名弟子胸口。
弟子慘叫一聲,口吐鮮血倒飛出去。
另一名弟子見狀大驚,抽出腰間短刀便砍。灰衣漢子不閃不避,探手抓住刀背,用力一擰,短刀應聲而斷。
他隨即一腳踢出,將那名弟子踹倒在地。
“就憑你們,也想攔我?”灰衣漢子冷笑,轉身欲走。
忽聽巷口傳來一聲斷喝:“留下吧!”
一道青影疾射而來,掌風淩厲,直取灰衣漢子後心。
灰衣漢子暗道不好,急忙轉身格擋,雙掌相交,隻覺一股渾厚的內力湧來,震得他經脈寸斷,體內氣血翻湧。
他抬頭一看,隻見來人麵如冠玉,身著青衫,正是楊過。
“楊過?”灰衣漢子大驚失色。
楊過身形一晃,指尖點向他的背心大穴。
灰衣漢子躲閃不及,被點中穴道,癱倒在地。
“說,是誰派你來的?”楊過厲聲問道。
灰衣漢子咬緊牙關,一言不發。
這時,郭靖與黃蓉也聞訊趕來,見地上躺著兩名受傷的丐幫弟子,以及被點倒的灰衣漢子,便知發生了何事。
“過兒,審得如何了?”郭靖問道。
楊過搖頭:“此人嘴硬得很,不肯招供。”
郭靖怒喝一聲,“敢在襄陽城內挑撥離間,當真是膽大包天!”
楊過對黃蓉道:“郭伯母,此人交給你了,想必你有辦法讓他開口。”
“我與龍兒再到其他地方去巡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