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低沉悠揚的簫聲響起。
本來喧嘩的人群瞬間安靜下來。
簫聲低沉婉轉之際,清揚的笙音響起。
笙簫合奏,幽韻流空之際,琵琶叮咚聲隨之而起。
三種樂器的聲音由高昂到低沉,張七七抬頭,輕啟朱唇。
一朝花開傍柳,
尋香誤覓亭侯。
縱飲朝霞半日暉,
風雨著不透。
……
耶律餘裡衍一身灰白衣服,女扮男裝,顯得英俊瀟灑卓爾不群,從屋中走向窗台,低頭深情款款凝視張七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七七抬頭看向耶律餘裡衍,神情羞澀,二人俊男美女眉目傳情。
耶律餘裡衍抬起頭,看向眾人,唱道:
一任宮長驍瘦,
台高冰淚難流。
錦書送罷驀回首,
無餘歲可偷。
聲音低沉舒緩,韻味十足。
張七七緊接著唱道: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宋人幾乎耳熟能詳的小令一唱出來,濃烈的意境一下就呈現了出來。
張七七聲音由快而慢,由低沉而高昂,濃烈的情緒噴薄而出。
趙佶唰的收了折扇,身體慢慢挺起。
這首詞居然還能這麼唱!
這不但是趙佶的心聲,也是絕大多數聽到這首詞的宋人的心聲。
耶律餘裡衍再次唱道: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中間張七七加進去合唱,二人一個聲音低沉一個高亢,令人耳目一新。
簫笙從背景音再次響亮起來,張七七的琵琶開始炫技。
一朝花開傍柳,
尋香誤覓亭侯。
……
當張七七再次唱起時,人們才開始回味歌詞的意境。
男女相逢,人生坎坷,感情隱忍,愛而不得,時光匆匆。
原來如此。
前兩段恰好解釋了為何女人濃醉不消殘酒,又自問自答,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孤獨淒涼之感撲麵而來。
這是對於這首小令的另一種彆樣解讀。
宋徽宗趙佶當世書畫大家,精通音律,熟讀詩詞歌賦,感情之細膩豐富,在場眾人無出其右者。
趙佶首先明白了歌詞中的含義,又被其旋律打動,情感所至,想起了自己剛剛過世不久的明達皇後,不覺紅了眼眶。
喜歡西門慶縱橫水滸世界請大家收藏:()西門慶縱橫水滸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