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水月佳節乃祈福團圓之日,親朋好友當齊樂相聚。
周元共收到三份宴帖,一是大魏皇帝親書的君臣相歡帖、二是四部王烏尤呈送的與友賞月帖。
三是清源掌教李思代他向逸島將士所發的無憂同聚帖。
君臣帖與同聚帖李思早有傳信,周元作為都督逸島諸軍事的大魏少府丞,理應為一眾離鄉將士設宴。
若再加上星宿宗佳節晚宴,多少有些過於密集了。
思慮片刻後,他通過留守楚國雲和王府的土地化身告訴烏尤,需前往月宮秘境一探奇景,賞月之事延後一日。
至於懷州都督之約卻無大礙,魏皇之宴少不了他,周元可與其一同赴宴。
隨後他安排羅睺化身返回幽冥血河營,自己則卸下坊神之皮道具,傳送回了無憂地蓋原縣。
當他抵達蓋原縣清源分院後,發現駐紮於此的大魏將士難得卸下重甲,於城中駕起數十大鍋熬煮各類肉食。
另有數隊將士依舊警惕巡邏,不為佳節所動。
清源掌教李思見他走出道觀,緩步慢行至他身前。
“都督按時返回便好,眾將士家書已審查完畢,皆無泄露無憂地之言。
現在就等都督加蓋帥印,方可將書信送回豐都,令各家親眷知其平安。”
“掌教知我為人,此事既無憂患,持我帥印公正便是,何須等我返回。”
“那可不成,你留戀秘境難施恩惠,當趁此機會親自帶眾將士家書返京,令眾將士知曉你有愛護之意。
如此你日後都督逸島政務時,才會更為省心。”
李思考慮的比較周全,他知道以周元現在的功績與絕佳天賦,逸島之國早晚會成為其屬地。
為此在周元沒有明確表示不喜政務、隱退靜修前,安撫下屬善待將士之事,其他人便無法代勞。
“也好,我這便加蓋帥印,再攜眾家書返京。”
又閒聊幾句,周元得知大魏將士已接管天理教徒的起義布置,並在八月八日如約起義。
一時間逸島兵將多有降伏,大魏兵將分占各城征當地青壯為輔兵,足糧足餉以保運輸通暢。
不過逸島之國各地糧儲並不充沛,無法支撐長時間戰鬥。
大魏朝廷隻能保證靈物充足,再補給部分糧草,無法過多輸送尋常補給。
為此諸位將軍多行斬首衝陣之策,來不及梳理各地政務,一路猛進直逼逸島國都。
“如此說,逸島各地此時頗為動蕩。”
“倒也還好,我等開戰不過七日,兵將又凶悍善戰,各地豪強尚未從驚恐中回神,短期內應當不敢輕易作亂。
我已派出多位將軍統親衛督降兵鎮守各地,避免發生豪強擄人血祭秘境之事。”
“為了給年輕人機會,我將你那些羽林同僚儘數封為招討將軍,命他們鎮守郡縣壓製動亂。
那位來自靖安郡的薑任校尉亦在此列,日後若能立下功勳,當不負你提攜關照之意。”
李思所做與周元所托頗為契合,他當初托付李思督軍時便言明,可給羽林同僚、舊日友人獨自領軍的機會。
至於他們能否抓住機會,領部分大魏將士、督各地降兵攻城破敵,就要看他們自身能力如何了。
有李思這位統兵經驗豐富的護國公居中傳信調度,若是再立不下功績,便該入其他軍陣為先鋒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