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天法試進行的頗為順利,甚至沒讓李思等人感到爭鬥壓力。
可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十分謹慎,完成抓捕後並未探索秘境之外通向何處,反而立刻傳送回了大魏軍營。
直到此時幾位將軍方才開口交談,不似之前那般嚴肅凶悍。
“可惜了,說不得那處秘境外便是大好河山。”
“有何可惜,正邪之爭猶如兩軍對壘,冒然探索福禍難料。
再者,周少丞督治的逸島之國尚在開發,其外又遙望蘭嶼、碧嶼兩島,何必探險而忘穩。”
“慢來,我隻是可惜機會有感而發,便換得你一陣教導。”
風水道將高朔與神武大將褚昱皆是善談之輩,抵達安全之地後自然談論起各自的看法。
說起來這些將軍中除了李思之外,便是神武大將褚昱與周元最為親近。
其名義上依然是周元的下屬,也是逸島戰事的實際督陣者,李思則更像是督導後方的治事主簿。
為此他的立場更傾向於開發逸島之國,並借助無憂郡的俸祿體係練一支靈武強軍。
李思見此不由會心一笑,到底是機會多了,否則陛下也不會特意囑托穩中求勝、事成即返。
不過細想之下,這些機會好像皆由周元而起,倒是應了明珠出海、照破陰霾之說。
“多謝諸位將軍助我成事,日後我會親自對五位將軍的義子義孫授課。”
“少來,你能走通前路,比教那些憨貨學道更為要緊。
且大步前行吧,這天下靈武之勢日漸攀升,我等要維持國運昌盛,豈能不助你成道。”
“我亦有此意,你我相識多年早已是友,自該相助成事。”
談笑間,李思幾人出軍營向著皇宮而去,尋魏皇當麵通報喜訊。
幾人抵達宮中後自然又是一陣君臣歡暢,卻未留下喚來酒水布置得勝宴。
概因李思成道有望,應當儘心求法,不可被酒宴牽絆。
為此,魏皇與五位將軍皆催促李思儘快返回鏡天,莫讓明鏡真人久等。
當李思再次傳送至蓋原縣與周元會麵時,心中有無儘感激之言近乎要傾倒而出。
但他明白言輕不足以謝恩,為此壓下心中重複感激之言,恭敬對周元行了一禮。
“道兄,我成了,那煙毒妖蛇如今已存於封囚符內,道兄所引之路近乎暢通。
後續能走多遠,便要看我有幾分悟性與勤勉了。”
“恭喜掌教通過法試,且再讓我送掌教一程。
過了今日掌教自會得妙法通行鏡天,也就無需我來引路了。”
“道兄引路之恩我會銘記於心,但有所需皆願隨行。”
李思暫時無法回報周元,最終還是以言語道明了心意。
在前往塵鏡宮的路上他說了很多,有求道的不易、也有對未來的憧憬,還邀周元一醉,慶祝偃山清源道前途已明。
直到進入塵鏡宮見到明鏡真人,他方才收斂心中激動,上呈封囚符恭敬叩拜行禮。
“善,法試既過,你可願入我門下學法。”
明鏡真人並未直接收下李思,而是出言問詢,請其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