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霞光淨樂觀的迅捷速擊之術,周元對金壇乾元宗的道兵之法更感興趣。
其所召道兵共六人,名號分彆為【40級南方紅旗道兵】、【40級中央黃旗道兵】、【40級西方白旗道兵】。
若按五方五行論,其還差東方青旗道兵與北方黑旗道兵,方能初步湊齊五方五營道兵。
即便如此,金壇乾元宗的道人也很厲害了。
關鍵他還兼修了善於爭鬥的乾元法,一手奔雷劍勢大力沉,所受傷害亦會隨即轉移至一位道兵的軀體之上。
“掌教,這起壇喚兵之法可有限製,若是能隨意使用,金壇乾元宗應該頗為富貴才是。”
“確實有所不足之處,此為護道之兵,每日可多次傳喚,但道兵身損後需一日時間恢複。
即便如此,金壇乾元也用道兵之法打下了好大一份家業。”
“你莫看一人施展此數威儀有限,金壇乾元宗最善集結弟子攻伐秘境,那時同喚道兵出戰便有了督兵討魔的道將風采。
不過五方五營道兵雖好,但花銷也大,每日需以香火靈物供奉法壇才能喚兵即至。”
李思與風水道將高朔為友,自然知曉道將如何統禦道兵。
聽聞此言,周元想起自己名下也有一位道將,其名為【50級雲麾道將?公孫碩】,如今還在逸島之國統兵。
隻是不知道金壇乾元宗的門人是否為道將類職業,或者說他們的學習更廣,既有道將之術又有修行之法。
再看戰場之上,金壇乾元宗弟子言語強勢、鬥法凶猛,倒是出奇的內外一致。
反觀霞光淨樂觀弟子就有些內外反差了,其處事頗為圓滑、言語又極為謙和,但鬥起法來又毫不手軟。
其忽左忽右、忽騰空急刺、忽拉開距離引霞光傷敵,若非五方道兵有弓箭隨身、金壇乾元亦能施展雷法索敵,定會被他煩死。
不過淨樂法雖好用,被雷光擊中後隻減少血量,不會進入麻痹狀態。
但恢複生命的速度卻趕不上消耗,無法與六道兵相助的金壇乾元宗弟子硬拚。
觀戰至此,周元亦有所感。
在他看來,金壇乾元類似道門武將,善於群體作戰;霞光淨樂可抵抗負麵狀態、又行動迅疾,更類道門俠客。
至於妙道清源,由於有第二藍條的虛丹與第二血條的真丹,且精氣神可以互轉,為此血量、藍量皆有優勢。
加之近戰有真元禦劍術、術法有掌心雷,群攻有折紙成兵法,位移有八方神行術,算得上是樣樣皆通。
但過於全麵的術法,也造成了較為中庸的局麵,修為不足時會顯的樣樣通、樣樣鬆。
當演法陣內的五方道兵身損兩人後,霞光淨樂宗弟子的血量還有72%,但他還是主動認輸了。
“道兄修為深厚,小弟難以抵擋,待我回山苦修幾月,再來尋道兄討教。”
“你也不差,若非場地限製,你大可以遠走高飛,我卻是難以追趕。”
兩派道人各自施禮走出八卦演法陣,又見清源觀道人入陣與霞光淨樂觀弟子入內比試。
李思擔心周元感覺清源觀弟子鋒芒不足,還特意發送傳信道。
“霜雪傲寒梅、山崖附藤曼,倒是我清源門人更像是地上青竹。
不過我們不急,竹生於地而出筍成林,待成竹海時也是一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