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人行旅圖的介紹表明了不少信息。
一來,丹青先生曾清貧,需傳授畫技換取牙白紙與色蘇丹塵砂。
二來,丹青先生很有毅力、且臉皮夠厚,去蘇府教畫一住就是兩年多,最後竟是蘇家搬遷,留他一人獨居空府。
想來這也算一樁奇事,民間教書先生多是被主家辭退,少有主家走而教習留的情況。
但這也是他與譚越的不同之處,譚越瀟灑自在、求道之心無比堅定,且年少時便有一副豪膽。
其敢在實力不足時孤身遊月宮,被玉兔追的落荒而逃亦不畏懼,反而設法取了玉兔兵甲反向追捕。
更敢去尋月桂君討要酒水,毫不擔心與兔兒作伴,被掛於桂樹枝頭懲戒。
若說道門出身讓他占了一些便宜,可月宮又遠非太和混元觀可比,豈會見太和道人而謙和。
為此,丹青道人與譚越相比少了一份少年意氣,多了一份求全之心。
難說兩者孰好孰壞,但有些機會稍縱即逝,一旦錯過或許就是陌路。
“多謝真人贈茶,我常聞道門明鏡真人於塵世百景中得一妙茶,謂曰塵世七味。
不想我飲之竟得一空,看來是我實力不足難見其中奧妙,亦無法苦儘甘來得心中安寧。”
“真人之意我以明了,我此去隻為儘心,戰當年之膽怯、鬥多年之猶豫。
若我此去有得,可繪一幅有蘇有情圖;若是無果,亦能繪一幅登山尋路圖。”
“請真人再與我飲上一杯,壯我這遲來膽氣。”
一杯酒水飲儘,丹青先生卷了數封畫卷,一手托山水拓紋硯、一手持青石點靈筆,又向周元告了罪便踏歌而去。
“少來清貧消膽色、二十載後方立心,無人教我行路難、提筆入畫破千關。
且行、且行、莫膽寒,今日終是勝當年。”
【叮,觸發丹青遊曆事件,待其歸來後可獲得有蘇有情圖或登山尋路圖。
注:潑墨丹青勝少年,若其繪成登山尋路圖,將會提升實力並開拓新的畫道。】
身穿潑墨袍的中年先生隱入了竹海深處,提筆一揮便撥開群竹,迎著藏風之氣消失不見。
至此周元方才得知,丹青先生的情事與道途相背而馳。
若他入有蘇國成全情意,不過是在用二十餘載光陰完成二十年前的心願。
隻有他走出多年徘徊之路,才能見到新的道途。
或許這段情意原本能走向圓滿,也或許這隻是丹青先生的一廂情願。
好在潑墨丹青勝少年,隻要儘了少年未儘之事,無論成敗與否,均無需再徘徊遺憾了。
“清貧啊,我吃黃米餅時也挺清貧。
如今想來我那時也是思慮周全之人,耍的一身瘋癲退閒漢、又以禮數示軍將,皆是圖存求穩之道罷了。”
“七星真人說的對,初修道時求全麵,再精修時求高遠,丹青先生與我皆是此中人。”
飲儘杯中藏風竹葉青後,周元引雷成索消失不見。
唯留一壇未飲儘的藏風酒與三隻竹節玉杯,證明此地曾有三人飲酒。
不同的是兩隻竹節玉杯中的酒水已被飲儘,一隻竹節玉杯中還殘留不少酒水,想來是有蘇白狐走的急,丹青先生離的晚。
至於周元,他是一看客,自然要將杯中酒水飲儘,才好散場而歸。
“大師兄回來了,可為我們帶些吃食。”
“道兄,我囊中還有靈桃,快喂我吃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