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師父傳道法,長成再請定法觀。
譚越並非無力自選一處建道之地,相反他遊曆江湖多年,見過不少奇山麗水。
但建造道宮為法傳天下之始,需表明傳承出處,敬師長傳法之恩。
因此,道宮選址之事非衝和真人莫屬,他引譚越入道,也應由他送譚越出師。
“好,甚好,我引你入道、再教你傳道,卻是始終不斷、傳承有序。”
衝和真人對選址之事非常上心,其引動陰陽周流氣,自道觀靜室內攝來一幅西山行脈圖。
“古往今來,凡立道傳法者少不了建道觀一座,精致典雅者有之、自然清靜者有之、華美玄異者更是不少。
為何如此,皆因人心飄渺、物意常在,若無道觀一座,誰又知曉你有傳法之心。”
“且來看,此乃西山行脈圖,自騩山起、山係十九,其中皆有山靈福地,可為立道之所。
我當年遊曆天下時,有一好友名為仲商,亦是西山一經第二山係羭次山之山神。”
“此山為漆水之源,北流於渭,棫橿成林、箭竹常青,背陰多赤銅、向陽有垣玉。
亦有靈獸出沒,如禺長臂猿善投射、如梟人麵鳥冬見夏蟄,可養護一二邀為守觀靈獸。”
“此等物華天寶、山靈薈萃之地,足以見一道家宮室。
加之依山伴水,可全與水有緣之路,又有盛名不俗,可借幾分名氣與你那道宮,使世人知曉名山有大觀、傳法有玄名。”
“你看此地可好,若是合你心意,我便備些好禮拜訪仲商兄。
請他賜你一處山靈福地,全你建道傳法之心。”
衝和真人麵帶笑意,手指西山行脈圖第二山係中央之山耐心介紹。
僅聽依山伴水、與水有緣一說,周元便知衝和真人早就做好了準備。
隻是不知在他的背景故事中,是打算在此地為譚越與龍女建一座福地宅院,還是期盼弟子道途順遂,亦有建道傳法的機會。
總之譚越這趟收獲不小,三杯酒水三叩拜不僅消解往日隔閡,還得了一處山靈福地。
周元對羭次山名亦不陌生,鬼懷王贈送的嬰垣玉俑便取材羭次山嬰垣玉所成。
另外,他和羭次山的遊商也有些往來,隻不過關係有些不好。
那人正是蜃魂迷心宗的煉魂道人,曾被他以仙人摘豆術整理一空。
其有遊行散人之名,可背負散人行囊四處行商,囊中有敬山神引路符十二,其中兩張已記錄方位,附名羭次山山神廟。
也不知他赤條條清白而去後,是否還在羭次山逗留。
若是真幻道宮建於羭次山,定會更易當地風水,較為克製蜃魂迷心宗之人。
在周元思索羭次山之事時,譚越恭敬行禮道。
“多謝老師厚愛,羭次山甚美,全合我心。”
“大善,事不宜遲,明日你便和我前往羭次山去見仲商兄。
今日你也準備些拜禮,禮不貴多,能表明心意即可。”
道門的人脈關係既龐大、又淩亂,如鬥齋七星宮可與有蘇狐國扯上關係,衝和真人亦有山神為友。
這般關係往來有好有壞,好的是福地易得,壞的是需要付出不少禮物。
卻不似血海修羅那般爽快,看上什麼強搶便是,若遇追殺也能入血海拒敵。
“師祖,黑目白氣魚之上的道宮是哪位真人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