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為名聲所累,灑脫如譚越也不例外。
周元先是去了重七秘境去見妙手巧師玉瓊,請其操持道宮錦繡布幔之事。
玉瓊巧師對譚越無甚看法,但對興建道宮之事頗為感興趣。
其不需酬勞、亦不需各類材料,隻需為婺女星君建一座偏殿,便願拿出星光砂幔布置真幻道宮。
此事於道門之中也算合規,如山神出福地、出建材,新建道宮便要有一座山神殿。
婺女星君的下屬出資出力建造道宮,自然也要有一感靈殿供其神像。
如此一來,真幻道宮的背景也會再多一層,冒然闖宮者亦會得罪多個勢力。
“巧師之意我已明了,當下道宮暫定供殿有二,一為祖師真君殿、二為玄水龍君殿。
為婺女星君建一供殿自然可行,想來外人知曉道宮布幔的來曆後,便不敢隨意收取了。”
“那便好,婺女星君之名稍顯暗淡,若能皆道宮之便傳唱天下,吾心足矣。”
告彆玉瓊巧師後,周元再次前往了巧匠門。
不同於玉瓊巧師有揚名需求,且與譚越交情較淺,般輸、木翟兩位大師卻是譚越的熟人。
按理來說,應是熟人好成事,但譚越名望不俗,難免使人望而生畏。
初聞建道宮之事後,般輸、木翟兩位大師連連點頭,表示巧匠門與道門關係甚好,自該出力營建。
再聞是為譚越興建道宮後,兩位大師又連連搖頭,表示技法不足、難當大任。
“非我等不願助力,實在是興建道宮需有機關獸出力,隻怕我等滿載而去、清白而歸。”
“木翟兄所言甚是,若我們兩人皆外出營造,門中忽有人拜訪也是一大麻煩。”
般輸、木翟兩位大師變了,以往他們爭執不休、各不服輸,如今竟變得極為默契。
事實證明,譚越之名可調解矛盾。
有他存在,般輸、木翟兩位大師之間的爭執便能隨時緩解。
“兩位大師,譚越老師已然得道,絕不會故態複萌。”
“難說。”
“不好妄下定論。”
人心中的成見不好消除,曾經的名聲有陣陣餘威。
但周元不會輕易放棄就是了,畢竟他是真幻道宮的副掌門,一旦道宮落成亦能獲得激發正邪之戰的部分權力。
“兩位大師還請放心,此事有混元無極宮衝和真人與雲天君為證。
他們二人法力高強、為人正直,定能確保諸物平安。”
“再者羭次山神賜了一尊奇獸像,實乃天地混成、內外協調之寶,兩位大師若不去看看著實可惜了。”
“確有奇獸之像,此言不可亂說。”
“句句屬實,豈敢妄言。”
般輸、木翟兩位大師最終還是被說動了,酬勞為三日一道五德福運香火。
至於奇獸像之說,周元也未曾說謊,莫管其內在如何,至少其外貌可擔奇名。
想來兩位大師也未曾見過這等奇物,見識一番總會有些收獲的。
離開巧匠門後,周元又前往了水墨畫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