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瑜被哥哥吼得扁了嘴巴,一臉委屈的將眼淚蓄滿了眼眶。
可抓著雞仔腦袋的小手卻是沒有一絲鬆懈。
那小雞仔還在撲騰。
李青峰一邊安慰子瑜一邊勸子瑜放手,又要一邊勒令子衡閉嘴。
子衡則是繼續吼妹妹的同時,還要跟爸爸申訴自己的委屈。
人家隻是不想雞仔被抓死,有什麼錯?
子瑜則是一邊哭,一邊跟哥哥對罵,又一邊向爸爸打小報告說哥哥壞。
院子裡儼然是亂成了一鍋粥。
李青峰心累,把背簍往地上一放,也不管雞仔死活了,扭頭就回身進屋做午飯。
子衡跟子瑜還在繼續。
李富安忙著去抓從背簍裡跑出來的小雞。
院子裡的野雞群也加入戰鬥,咯咯咯叫著去追小雞。
嚇得小雞差點原地去世。
一個個立馬如鵪鶉似得縮在原地不敢動彈了。
李富安扶著老腰,心想,鬨劇總算結束了。
正打算抽身離去的時候,傻牛回來了。
傻牛一看到四爺爺,立馬上前拉著四爺爺的胳膊問:
“四爺爺,你今天去砍柴了嗎?”
李富安搖頭:“沒去,我砍什麼柴?”
“我家裡一堆木柴,燒到明年也燒不完。”
這可不是李富安吹牛。
盧勇山每次進山都會帶木柴回來。
一來二去的,家中的木柴就堆積如山了。
傻牛聞言明了了。
難怪四爺爺跟四奶奶這麼恩愛。
原來是因為四爺爺家的木柴很多。
四奶奶從來不擔心灶裡沒柴燒。
他忽然間就覺得自己很失敗。
他家的木柴不多。
雖然他已經很努力的在砍柴了。
可他燒火的時候不會把控木柴的數量。
彆人燒一鍋水幾根木柴就能燒熱,他得燒一捆。
一來二去的,即便他每天都有在砍柴,可家裡的木柴存量卻總是不見多。
一開始他還以為有人偷自己的木柴。
後來被師公罵過幾次之後才知道,木柴不是被人偷了。
是被自己燒了。
於是,他又想節約木柴。
每次燒水的時候都隻燒一根木柴。
但他很快發現,隻燒一根木柴是沒有辦法將灶台燒熱的。
於是,又加一根木柴。
兩根木柴的火力還是太小了。
再加一根木柴。
三根木柴也不過如此。
四根木柴的時候,他就想,多一根又何妨呢?
等他的灶台裡又塞入了十根木柴時,他就無所謂了。
反正彩英走了。
彩英不想跟他結婚,不想跟他過日子。
他砍的柴再多又有什麼用?
燒柴的時候他這麼想。
燒完了,他又開始後悔。
萬一哪一天彩英回來了怎麼辦?
於是,他就在燒柴跟砍柴之間不停的忙活。
種紅薯對他而言隻是副業。
砍柴才是主業。
這會兒聽到四叔說他家裡木柴一大堆,傻牛更是堅定了要多多砍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