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紅家裡的地早就撂荒了。
一家三口人平日都是靠‘手工活’度日。
所謂的手工活就是去外發手工的地方拿材料回家裡做。
比如塑料花,或者藤椅之類的東西。
原先做好一張藤椅能掙五元。
但後來因為楊食人從中作梗,價格就變成了三元。
當時楊食人帶著人直接在村裡挨家挨戶的走了一圈。
看到誰家在做外發的手工,就跟人說要收取環境保護費。
說是因為這些手工活的緣故,村裡的環境變得十分惡劣。
所以,必須從五塊錢的手工費裡抽出兩元作為村子的環保基金,用於改善村中的環境等等。
村民們敢怒不敢言。
很多人直接撂挑子不做這些手工活了。
但關紅家三個老人卻是不能不做。
雖說村裡的藍家人會給他們接濟,但他們卻不能伸著手什麼也不乾。
他們三個老人手腳雖說不是很麻利,但好在能吃苦耐勞。
三人分工合作,一天下來倒也能掙個二三十塊錢,算是能養活自己了。
當然,按照他們三個老人的情況來看,本該獲得國家各種補貼的,但因為當時是楊食人當的村長,所以各種補貼什麼的,基本上都不會落到藍家人身上。
要麼被楊家人冒名頂替了,要麼就是被楊家人半路攔截了。
總之,但凡有點兒什麼好處,都是很難落實到藍家人手裡的。
好在,如今一切苦難過去,他們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第二天一早,村民們都起了個大早。
李青峰也早早準備好打算跟著村民們進山。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公作美,昨晚上下了一場雨,把硬實的土地澆灌得分外的柔軟。
今天的開荒之路應該會很通暢。
關紅拿了砍柴刀跟鋤頭也打算進山去。
李青峰皺眉看她:“外婆,您這是乾嘛去?”
關紅笑嗬嗬的回道:“咱家的地也拿回來了,而且我現在的身體已經好了很多。”
“我想著,我也去把咱家的地給開了荒,然後種些玉米紅薯什麼的。”
李青峰去拿她肩上的鋤頭,好生勸說:
“外婆,您都這把年紀了,就彆忙活了。”
“咱家的地就彆種了,讓其他人種就行。”
“您跟我太外婆他們在家裡歇著就行,彆瞎忙活了。”
“這怎麼是瞎忙活呢?”關紅抓著自己的鋤頭不放手,很是認真的說道,
“青峰,你彆勸我,以前我不種地,是因為沒辦法也沒那個體力。”
“現在我身體好了,不管你怎麼說,我都要去把地種起來。”
“雖然我知道你有孝心,可你孝順我們是一回事。我們自己有自己的地,有能靠自己雙手掙來的東西,那就等於是有自己的底氣,你明白不?”
李青峰當然明白,隻好無奈的笑笑,鬆開了鋤頭的把手:
“既然這樣,那我跟您一起去地裡,我來負責開荒,您負責幫我我打打下手,順道照看一下小孩,您看可以不?”
關紅這次倒是沒有拒絕:“那也行,反正你是我外孫,幫我乾活也是應該的。”
李青峰笑了:“這就對了嘛。”
“走,咱一起進山,順道看看大家都害怕的石頭花是什麼東西。”
李青峰到現在都還不知道石頭花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