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說這些話的時候~餐桌上,對約翰·奈斯比特有一些了解的巴克萊教授、莉莉絲和萊斯利,都不禁瞪大了眼睛看著大衛。。
約翰·奈斯比特的臉色,先是由白轉紅、又從紅轉黑,最後變成了紫紅色。。
可大衛此時連看都沒看他一眼,依舊自顧自的吃著櫻桃雞排,說道。
“我通過研究還發現,一些職業領域往往與過度自信會產生聯係。”
“比如:外科醫生和護士、心理學家、投資銀行家、工程師、律師、投資者和基金經理等等。”
“這些職業的從業者,往往在判斷和決策中會存在過度自信特征。。”
“另外~”
“我還發現,人們在回答中等到極度困難的問題時,更傾向於過度自信;在回答容易的問題時,反而傾向於不自信。。”
“人們從事可預測性較強,有快速、清晰反饋的重複性的工作,更傾向於仔細推算~”
“比如:專業橋牌運動員、賭馬者和氣象學者,在決策時都傾向於仔細推算。”
“而許多成功者,會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知識的準確性和個人能力。”
“這種自我歸因偏差,會使成功者局限於自己的認知範圍,從而產生過度自信的心理。”
大衛放下手裡的叉子,吞掉口中食物,側身看向此時臉色極度難看的約翰·奈斯比特,微笑道。
“總結一下~”
“就是過度自信的人在做決策時,會過度估計突出而能引人注意的信息。”
“尤其會過度估計與其已經存在的信念一致的信息,並傾向於搜集那些支持其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不支持其信念的信息。”
“而當某些觀點,得到相關性強的、簡潔的、統計性的和基本概率信息支持的時候,人們通常會低估這些信息,並對這些信息反應不足。”
“當某些觀點,得到活靈活現的信息、重要的案例和明顯的場景支持的時候,人們會更自信,並對這些信息反應過度。”
“於是~”
“我在過度自信的理論研究基礎上,又開始拓展研究人們普遍存在的過度反應行為理論。。”
大衛說到這裡,向自己的導師巴克萊教授遞過去一個眼神,意思為:您看我的表演怎麼樣?
巴克萊教授板起臉,瞪著眼睛挑挑眉:你小子是不是瘋了?
E。。??
大衛忽然感覺自己似乎領會錯了巴克萊教授的意圖,驚愕的張大了嘴巴,猛眨幾下眼睛:您不是想讓我狠狠的“教訓”一下他嗎?
巴克萊教授嘴角露出一絲冷笑,瞥了一眼此時居然還沒“爆發”出來的老友,搖搖頭:你自己搞出來的爛攤子,自己收拾!
“。。”
大衛感覺自己頭皮一陣陣的發麻,小心翼翼的看著約翰·奈斯比特,賠笑道。
“額。。那個。。”
“嗬嗬~”
“其實,我對行為經濟學的研究,一共有四項成果!”
“它們分彆是:前景理論(展望理論)、後悔理論、過度自信理論和過度反應理論。”
“另外還有稟賦效應、遺憾理論、心理賬戶預期理論、跨時間選擇理論、確定性效應、孤立效應和反射效應等等~”
“但是!”
“我這些研究和理論都是一家之言,全都稱不上專業的研究,更比不上那些通過充分實踐和實驗總結出這些理論的專家和學者~”
大衛拿起酒杯,向約翰·奈斯比特,表情認真、誠懇的說道。
“我剛才講的過度自信理論,是在研究的同時,把自己的心理變化也完全代入了進去!”
“比如:人們總是傾向於認為自己的智慧、判斷和能力高於其他人,對事件發生概率的估計經常走向極端,即分彆高估大概率發生的時間,和低估小概率事件會發生的可能性。”
“它,就曾困擾了我很長一段時間!”
“因為,我早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就已經從各種公開媒體的信息中,發現了即將到來的新一輪石油危機。。”
“但我時時刻刻在心裡提醒自己,不能讓自己處於過度自信的狀態,更不能讓自己產生過度自滿的情緒。。”
“我要嚴格用理性人的角度來收集信息,分析問題,給出預測或答案,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
“而這與您所做的事業,似乎也有一些類似吧?”
“。。”約翰·奈斯比特,沉默的微微點頭,沒說話。
大衛繼續舉著酒杯,深吸一口氣,說道:“在我研究的前景理論中,人們普遍會在不同的風險預期條件下,做出一些可以被預測到的選擇或決定。”
“而我從前景理論引申而出的四個基本結論,分彆是~”
“大多數人,在麵臨獲利的時候會選擇規避風險(確定效應,即:買入股票價格上漲時卻拿不住,無法獲得超出預期的收益)。”
“大多數人,在麵臨損失的時候是風險喜好的(反射效應,即:買入股票價格下跌時不舍得割肉,導致一直在心中抱有還能再漲回來的幻想)。”
“大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考點決定(參照依賴,即:大部分喜歡要就彩票號碼的人,都會認真研究往期的開獎號碼,徒做無用功)。”
“大多數人,對損失比對收益更敏感(損失效應,即:當失去與獲得相等時,人們普遍會在心中放大損失帶來的影響)。”
“簡單地說,人在麵臨獲利時,不願冒風險;而在麵臨損失時,人人都成了冒險家。”
“損失的痛苦比獲得所帶來的喜悅更敏感,而損失和獲利是相對於參照點而言的,改變評價事物時的參照點,就會改變對風險的態度。”
大衛仔細觀察著約翰·奈斯比特的表情,發現他的臉色逐漸由陰轉晴,心中暗暗罵了自己幾句,接著說道。
“還有~”
“我正在研究總結的遺憾理論,認為將一件給定事件的結果或狀態與將要選擇的狀態進行比較所產生的情緒,可以被稱為遺憾!”
“例如,當在熟悉和不熟悉品牌之間進行選擇時,消費者可能考慮選擇不熟悉品牌造成效果不佳時的遺憾,要比選擇熟悉品牌的遺憾要大。”
“因此,大多數人在逛商場購物時,很少會選擇不熟悉品牌。”
“但是~”
“我在讀了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著作《烏合之眾》以後發現。。”
“不管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相對聰明人更多的華爾街,大家都有一種莫名的從眾心理~”
“比如:為避免做出錯誤決策帶來的遺憾,投資者可能拒絕賣掉價格已經下降的股票。”
“而當某個人考慮到大量投資者也在同一隻股票上遭受損失時,這個人可能會隨之降低其情緒的負麵反應和挫敗感。”
“所以,許多投資者普遍會下意識的跟隨從眾心理,購買本周熱門或受大家追漲的股票,很容易就導致股市中產生羊群效應,成為股票下跌時最大的受害者。。”
“同理~”
“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也會時常出現類似前景理論中所述的。。人性選擇問題!”
“並且,在國際之間的國家層麵上,也非常容易出現贏家詛咒的現象發生。。”
“比如:前幾年熊大國鬨糧荒,從米國購買小麥的糧食大劫案事件,就是非常典型的贏家詛咒現象。”
“比如:1963年爆發的古巴危機,就差點拉開過度反應之後的核戰爭序幕。。”
“比如:在米國政府長達20年的刻意隱瞞下,普通米國民眾都對越南戰爭取得的成果過於自信~”
“直接導致戰後人們在得知自己被騙,不僅對政府失去了信任,還對積極為國而戰的士兵們充滿了仇視情緒。。”
“可那群勇敢走上戰場的士兵,真的應該為那場錯誤的戰爭,背負一生的罵名嗎?”
“不!”
“奈斯比特先生!”
“言論自由,從來都不是人們可以肆意貶低他人的借口,更不是用來掩蓋人性之惡的遮羞布~”
“當士兵們的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的時候。。”
“又有誰肯站出來為他們發聲呢?”
“嗬嗬~”
大衛冷笑著盯著約翰·奈斯比特,問道:“您大概也和我一樣,喜歡從國內各地收集報紙和雜誌上的公開信信息,來分析、預測米國未來的發展趨勢~”
“那麼,當您也和我一樣發現如今米國已經發展成了混亂的自由國度。。”
“您對米國要如何才能走出低穀,有什麼好辦法嗎?”
“暫時,沒有。”約翰·奈斯比特,盯著大衛,聲音低沉的答道。
“我有!”
大衛臉上露出一絲自信的說道:“但我的辦法,可能會迎來無數人的詆毀、謾罵和抨擊。。”
“也許,還會有人用槍指著我的頭,嚷著讓我直接下地獄~”
“您說,我該怎麼辦?”
“。。”
大衛臉上又露出些許無奈的歎道:“抱歉,奈斯比特先生。”
“今晚,是我們第一次見麵。”
“許多我不該說的話,都讓我說完了~”
“可我想請您相信一點!”
“我,從來不希望讓自己生活在謊言中!”
“真誠,是我甘心為家人、長輩、朋友付出的全部~”
“您,是我導師巴克萊教授的老朋友。”
“您就是我的長輩!”
“所以,我想請您。。”
“不!”
“我想懇請您,在我說出一些過激或錯誤的言論時,能夠對我提出批評和指正。”
“。。嗯!”約翰·奈斯比特臉色慢慢恢複如初,表情卻非常複雜的看向老友,搖頭歎道。
“你這個學生。。真可怕!”
“哈哈哈~”
巴克萊教授得意的大笑起來,摩挲著酒杯,反問道。
“你是在誇讚他臉皮厚的可怕,對嗎?”
“嗬嗬~”奈斯比特先生,乾巴巴的笑了兩聲,沒回應。
大衛聽到兩人的對話,故意表現出一副“脫力”的狀態,軟倒在椅子裡,向眾人攤手道。
“我能繼續吃飯了嗎?”
“哈哈哈哈~”眾人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PS:
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就有經常能看到或聽到過,關於贏家詛咒和過度自信的真實新聞~賭石!
正所謂一刀天堂,一刀地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