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
傍晚時分~
曼哈頓,華爾街。
史丹利四層,大衛的辦公室裡。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簡稱FRNY)現任行長保羅·沃爾克,終於見到了最近一直聽朋友們提起的年輕人,大衛·科爾曼。
“抱歉,我遲到了!”
頭發花白、身高兩米、體格健壯的保羅·沃爾克,主動伸出右手向大衛帶著歉意的微笑道。
“您太客氣了,是我應該去拜訪您才對!”
“下午剛好我有幾位朋友臨時過來,我先介紹一下?”大衛用力的握住保羅·沃爾克的手,望著他的眼睛,試探的問道。
“好啊!”保羅轉頭掃了一眼站在旁邊的幾個人,眼裡的笑意更濃了一些。
“這位是布魯默·威弗列德·沃頓,我最好的朋友。”
“這位是哈佛大學在讀經濟學博士生,傑弗裡·薩克斯。”
“還有這兩位,是我導師阿姆斯特朗·巴特萊教授最喜愛的學生,我的好友佐德·希門尼斯和喬斯·亞倫,以及我們公司的主要工作負責人山姆·羅傑斯。”
“他們都已經辭去了原來的工作,準備來我的公司上班了。”
“哦~原來你們都是哈佛大學的校友啊。”
“我也是在哈佛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你們都應該算是我的學弟了。”保羅與幾位年輕人逐一握手,幽默的打趣道。
“哈哈哈~”周圍幾人看到手握大權的保羅·沃爾克,主動放下身份開口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心裡都放鬆的與他大笑著坐下,閒聊起來。
幾人中,存在感很低的山姆·羅傑斯,悄悄搬來一把椅子坐在大衛側後方,麵帶微笑的聽著幾人的談笑,目光還時不時的掃過保羅的臉上,似乎對他的興趣很濃。。
約十分鐘後。
在座眾人通過互相玩笑般的吐槽自己在哈佛大學的求學經曆,空氣中陌生氣氛漸漸消散,話題也慢慢轉入了“正題”。
坐在眾人C位的保羅·沃爾克,在向為自己送來熱咖啡的小秘書瑪姬道謝後,抿了一口咖啡,謝絕了大衛主動遞來的雪茄煙,微笑問道。
“本月初我們在召開議息會議的時候,茱莉(朱迪斯·K·摩根)告訴我。。你認為我更適合擔任下一屆米聯儲主席?”
“Why?”
“我們今天才第一次見麵,你很了解我嗎?”
“嗬嗬~”大衛臉上露出有些意外的神色,目光坦誠的望向保羅,調整好坐姿,規規矩矩的微笑答道。
“因為我覺得您是一位正直的人,一個天生的領袖!”
“您在推動布雷頓森林體係瓦解之後,一直堅持捍衛著聯邦儲備體係的獨立,認為米聯儲和各地方聯儲銀行應該擁有各自特殊的獨立性,不應該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
“所有因政治目的逼迫聯邦儲備體係頒布貨幣政策,都是在變相推動米國經濟走向穀底。。”
保羅麵色平靜的聽著大衛“唱讚歌”,心裡對這小子等會兒可能會說出的轉折,有些莫名的期待了~
果然!
大衛在吹噓完了保羅的“功績”,又批判了米聯儲近幾年搖擺不定的貨幣政策之後,說出了那個非常經典的轉折詞彙。
“不過~”
大衛仔細觀察著保羅的神態和反應,發現他眼裡露出一絲笑意,便主動放緩了語速,輕聲說道。
“我喜歡閱讀曆史,更喜歡鑽研經濟學。”
“因為我能從曆史故事裡麵和經濟學知識中,找到超越了金錢和權力的更高一個層次的滿足感~”
“它就是智慧!”
“我是出生於二戰後嬰兒潮時期的年輕一代,對於50年代以前的世界和米國的了解,都是通過各種報紙、雜誌、書籍和廣播電視等渠道獲知的。。”
“現在,我學習了很多經濟學知識,便更喜歡用經濟學家的視角來研究分析50年代至今的時代劇變!”
大衛向保羅笑了笑,站起身走到窗邊打開了窗戶,隨後轉身走到辦公桌邊打開了特意準備的雪茄盒拿出一根後,邊修剪著它邊說道。
“50年代以前,世界各國都希望能在廢墟中,讓自己的家人們能夠從此遠離戰爭。。”
“當世界各國領導人發現大家的基本訴求趨於一致時,為了確保各國經濟穩定和彙率穩定,解除了一係列戰爭時期的國際貿易限製協議,讓各國都可以通過國際援助快速獲得重建家園的物資。。”
“所以在整個50年代,世界各國經濟都在爆炸式的增長~”
“特彆是戰後的米國,幾乎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新的住房、汽車、家具等消費品,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
“比如,米國在50年代的就業率、薪資、工業產值、商業投資、生產總值等等,幾乎所有衡量經濟活力的指標都在逐年迅速提高,僅有幾次短暫的中斷和調整。。”
“銀行倒閉十分罕見,破產率向當地,通貨膨脹也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社會的整體公平度也在逐步改善,收入分配更加趨向合理均值。。”
“而這一係列米國政府主導的社會福利計劃,不僅讓普通民眾獲得了穩定的工作收入,還讓整個國家都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正如我曾見過的一位政府官員感慨的那樣,如果50年代的經濟增長能夠得以延續,那在我們有生之年肯定能看到米國的經濟發展將達到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水平。。”
大衛手裡端著雪茄盒走到保羅麵前,遞給他一根修剪好的雪茄,又把火柴放在了他手裡,轉頭走向布魯默幾人,說道。
“很遺憾~”
“二戰後的經濟增長奇跡,在72年到達了頂點。”
“好時光,一去不複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