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覺得自己不是小氣的人,給東西她不心疼,但是小姑子實在是不像話!
“你怎麼不說話了?”
周家大老爺這麼問,劉氏實在是沒忍住,開始抱怨了起來。
“夫君你也該知道,我並不是小氣的人,不然也不能這麼多年看著家中補貼小姑。
我知道當初為了家裡,小姑是受了委屈的,你們給豐厚的嫁妝也好,給錢也好,我都沒有一個字的怨言。
但是這些年,小姑是怎麼對咱們的?不說侯府的態度,就是小姑自己,這些年彆說回來看看,甚至連個問候都沒有。
我是當嫂子的,我是外人,不配有封書信問候。可是母親呢,那是親生的母親,怎麼也不見小姑派人來看看?”
說起來這些,劉氏心中可不舒服了。
她自從嫁過來,日子過的舒坦,自然也對婆母很好。
婆母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自然是想念女兒的。
每到逢年過節她就準備禮物,都是給女兒和孩子們的。
她也跟著準備,都是好東西,從不敢虧待了。
可是這些年,小姑子隻送了幾封信回來,那真是除此之外一點消息都沒有。
你就算是自己不能回來,哪怕是讓身邊的婆子回來兩趟,也能讓老太太不惦記著啊。
老太太前些年身體好的時候,還親自去京都看了女兒兩次。
但是這幾年老人家的年紀大了,實在是不敢舟車勞頓的折騰,怕是身體扛不住。
所以老人家越發的想念女兒,越是這樣,她越是看不上小姑子。
那侯府又不是小門小戶的沒錢,怎麼就不能回來探親。
說起來這個大老爺也是有意見的。
要不然他也不會這麼多年不上門。
畢竟他們這樣的窮親戚,人家怕是會嫌棄的。
但是自己的妹妹不咋樣,卻沒想到外甥女是個厲害的,這次還真是要去看看才行。
真正的理由他自然不能告訴妻子,但是找個理由還是可以的。
“我知道你都是為母親考慮。我這妹妹從小就嬌慣,的確是做事沒章法。
不過這次倒是她親自邀請咱們去的。說是想念家裡人了,雖然她也很想回來,但是侯府不願意。
所以我和父親商量,這次北上收糧食正好路過京都,我就去看看她和外甥們。”
聽到大老爺這麼說,劉氏很是意外。
哎呀,這還真是改了脾氣了嗎?
或許是年紀大了,總算是知道為人處世了?
“我也正想要跟你說呢,妹妹的孩子們都長大了,那個老大修容都二十出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