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我將親手鑄就自己的神像!中)
鑄就神像這件事,鬱野完全可以做到信手拈來。
多年前,他在[阿斯匹亞]的[天元城]的[伏冬河畔],為了掌握“微觀建築”的技藝,曾經每日都要雕琢神像成百上千遍。
這項技藝對鬱野來說,哪怕到卡牌世界,也不會丟失的地步。
但這一次的鑄造,和曾經的鑄造“神像”卻都完全不同。
鬱野之前的“神像”全都位於他自己的[領地]——[天元城]乃至[阿斯匹亞]的居民都認得他的麵貌,這些“神像”也都是隱藏在各種建築之下,並非擺到明麵上來使用的。
因此,哪怕[鬱野的成神模擬器]雖說一直都在幫助鬱野汲取[信仰值],卻也沒有深刻地讓這些“信眾”深刻意識到他的“神話形態”。
但如今卻是不同,鬱野既然要專門設計“建築之神”相對應的儀軌,這就需要一個足以定位到“建築之神”的“三段式尊名”,以及一個能夠可以展現給信眾們的“神話形態”!
所謂“神話形態”,簡單點說,就是信徒通過各種途徑所信仰的神明的姿態,這些姿態當然是經過加工和修飾,而並非是神明真實的樣貌。
這不難理解,畢竟絕大多數的“神”都具備極強的汙染性,光是一次簡單的降臨,便有可能引發一場巨大災難。
“凡人不可直視神”的鐵律擺在這裡,若是真的有狂信徒,企圖把神明的真正姿態給刻畫成雕像......
那還是想想該如何給鑄造者找好墓地吧!
因為,這玩意沒建造出來,隻要建造者腦海裡想象了一秒,那建造者就會立刻發瘋變異。
如此一來,用神明自身的形象來鑄就“神像”,根本不利於祂們信仰的傳播。
因此,傳說中的“神話形態”便應運而生。
就像是[自然之神維達]所展示給信眾的“馴鹿”模樣的[自然神像],以及[奇觀·虛神界]裡以“古碑”形象的[虛無神像],這些都更像是一個“神秘學”意義上的符號。
鬱野既然決定要打造一個專屬於自己“建築之神”的神像,他就得找一個鮮明的形象,來代表自己。
可是這世間建築的形態各異,該選擇怎樣的建築樣式來成為自己的“神話形象”呢?
經過深思熟慮,鬱野最終的決定選擇為——“塔”!
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塔的形狀高聳挺拔,在藍星華夏,這一建築形態的誕生本身就和宗教有著脫離不開的關係,曾經也被稱之為“浮屠”。
它常被用來保存高僧所遺留的舍利子,引得信眾們爭相供奉。
“塔”,本身就有“神秘學”的意義。
其二,“塔”的形式多變,在古往今來的建築意義和功能都有不少的變化。
它既可以是偵察敵情的[了望塔],也可以是接受訊號的[信號塔],同樣可以是給海船指引路標的[燈塔]。
而在神話傳說裡,它還是能夠鎮壓白娘子的[雷鋒塔],可以是托塔天王李靖手中的[玲瓏寶塔],也可以是《聖經》中讓上帝都為之驚怒的[巴彆塔]。
[雷峰塔],是可以“鎮壓妖魔”的鎖妖塔;[玲瓏寶塔]蘊含寶氣,每一層都有專屬的寶物;而[巴彆塔]則是據說可以通往天堂的通天之塔,上帝為了阻止人類的聯合,讓世界擁有了不同的文字和語言,分化他們。
塔,作為故事裡的載體,均有強大的超凡意象。
而最後一個原因便是......
鬱野踏上[建築師]道路的所創造的第一個流派“超生德”,第一個超凡建築——[自然信號塔],便是“塔”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