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
楊崢又看了下貨多多的網頁版,以及商家後台這些。
都沒發現什麼問題後,便召集人員,正式開了個會。
低調發布,也得有章法。
不能是真的悄咪咪的上線運營就算了。
真一點都不宣傳。
那在互聯網的海洋中,真就跟沒上線一樣,掀不起半點浪花。
更彆談什麼積累了。
楊崢記得,“原主”拚夕夕,是由微訊服務號開始,以拚團賣水果業務開展。
還搞出了個類似於“農場”的小遊戲。
自己種棵果樹,可以邀請好友澆水啥的。
等果樹成熟時,就真能領到一箱水果。
前世楊崢寒假回家時,就見到自己老媽陳悅在玩,還要他去澆水。
他清楚的記得,陳悅說過,每天澆水澆滿的話,大概一個月就能領到一箱水果。
之後拚夕夕的砍一刀的確很坑。
刀砍鈍了都砍不下來。
攢錢提現也是坑到沒邊。
眼看著就差一毛了。
能領到的卻變成了什麼金幣、鑽石、鑽石碎片……
反正就是各種讓你提現不了。
但剛開始的拚夕夕,那是真的大方。
是真的各種送福利。
也真的邀請好友,就能領到真的現金紅包
而這無疑也是其能病毒式蔓延發展的重要原因。
說拚夕夕是拿錢燒出來的,絕對沒有半點毛病。
其絕大多數的用戶,那真是用真金白銀買來的。
邀請好友領紅包這招,楊崢打算等正式開始推廣時,再一起用。
但種果樹領真水果這招,他覺得現在就能開始了。
因為……路線正確。
很多人覺得拚夕夕就是砍一刀砍起來的。
卻忽略了其能迅速發展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借助了那幾年國家對三農的大力推廣扶持。
拚夕夕創立之初,就是以銷售農產品為主。
這是響應精準扶貧的號召,路線正確,自然就有點無人可擋的意思。
楊崢立誌要做一個有深度的企業家,而不是滿身銅臭的商人。
在這方麵當然也不能落後。
甚至要比拚夕夕做的更多、更好。
不賺錢,甚至虧錢都可以做。
因為發展順利的話。
以後隻要他自己不作死,那真就不會有什麼牛鬼蛇神敢打他的主意了。
楊崢把內置果園、農場、牧場、漁場這些小遊戲,養成後可領真物品的思路說了一遍後。
一群人聽的都是皺起了眉。
市場總監張玲率先開口:“這樣吸引用戶的效果肯定很好,但……成本太高了。”
周薇也是沒忍住開口:“還有一點,可以免費領東西的話,用戶的消費欲望就會下降很多。”
肖廣也是開口表示反對:“就算真要送東西,可以送些手工品、日用品,而不是水果、蔬菜、魚、肉這些生鮮食品。這些東西處理起來太過麻煩,人工、運輸這些成本都太大。”
等三人說完後。
楊崢開始逐一解釋。
“成本沒你們想的那麼高,就以常見的蘋果為例,一斤普通蘋果的出園價,甚至都不到一塊錢。”
“一箱按發10斤算,加上運輸成本,大概也就10塊左右。”
“而遊戲設計中,可以是滿勤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能把蘋果養成熟。”
“也就是說,我們隻需要付出每月10塊,就能買到一個每天活躍的用戶。”
“一個億,就能買來千萬日活的用戶一個整個月,這樣的成本算高嗎?”
張玲聞言,有些恍然的點了點頭:“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根據其價格,設定用戶將其養殖成熟所需要的時間,以此來控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