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中。
人、貨、場這三要素。
屬於是前端,也就是直播間。
而除了前端之外,還有後端。
包括供應鏈、物流、直播策劃,甚至還有產品話術等等。
要素更多,也更複雜。
為什麼直播帶貨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很多所謂的“主播”,場銷10塊都難,甚至是一單都不開。
正是因為他們能看到,去跟風模仿的,隻有前端。
他們看不到後端。
而直播帶貨,不是說對著攝像頭介紹產品,就能成的。
要是那麼簡單的話。
楊崢前世就已經發財了。
楊崢說崢嶸傳媒有優勢,主要指的就是後端的優勢。
王逸飛說的“那些娛樂主播”,算是人力資源優勢。
做主播簡單。
對著攝像頭,開啟直播,那就算是“主播”了。
但做一個合格的主播,沒那麼簡單。
很多人對著攝像頭後,甚至話都說不了一句完整的話。
更彆說是流暢且有情緒的去介紹產品,帶動消費了。
所以未來很多廠商、老板,做自己品牌的帶貨直播間,也會去請專業主播。
而崢嶸傳媒這邊,專業主播都得排著隊上!
這優勢不可謂不大。
李明遠說的“貨品優勢”,其實也就是供應鏈的優勢。
供應鏈的重要性,無需多言。
然後是崢嶸傳媒這個招牌。
當主播說出“我是崢嶸傳媒的簽約主播”這句話時。
觀眾們很自然的就會生出一種想法:崢嶸傳媒那麼大的公司,肯定不會騙人。
這就是品牌效應,屬於是天然的信任背書。
而除了這些之外。
眾多的運營、場控、中控。
現成的產品話術,直播流程方案等等。
全都是崢嶸傳媒的優勢。
一句話。
崢嶸傳媒就相當於是機械化的“現代工廠”,而外麵那些直播間,超過90的都隻是“手工作坊”。
手工作坊想擴大生產,當然就很難。
而現代工廠呢?
隻怕訂單太少!
所以崢嶸傳媒日後的發展,更適合走“量產”路線。
也就是李明遠提出的“廣撒網,多捕魚”的方案。
當然,也不能一味的“撒網”。
真搞幾千上萬個主播去夏姬霸播,那也沒啥意義。
浪費資源而已。
但隻是幾十,甚至上百個,那真不算多。
以崢嶸傳媒目前的運營能力,完全可以運作起來。
“現在不比之前了,掏貨全麵開放直播功能後,直播帶貨這行,肯定會越來越卷。所以我們也不能再像之前那樣慢悠悠的來。”
楊崢說完,停頓片刻後,又再度開口:“降低主播開播的條件,多給新人一些機會,讓他們在實戰中學習。能者上,庸者下。”
這話的意思就很明顯了——養蠱。
網紅孵化,本就是用“養蠱模式”見效最快,也最節約成本。
“明白。”2
王逸飛和李明遠皆是點頭應聲。
楊崢也點點頭道:“沒什麼事了,你們去忙吧。”
兩人再度點頭,告辭離去。
兩人走後。
楊崢看向沈亦歆:“叫譚惠珍和嚴皓過來。”
譚惠珍,他大姑的女兒,被他調去了尋寶傳媒負責管理。
嚴皓,原娛樂運營部經理,也被他調去了尋寶傳媒負責。
叫這兩人過來,當然是安排尋寶傳媒那邊的事。
與崢嶸傳媒相比,尋寶傳媒現在也屬於是小作坊。
主播一共就6個。
衛羽璐、陳莉兒、韓雨妍,以及“掏貨三男組”,齊嘉、周耀軒、李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