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
清晨6點不到。
楊崢便被老媽陳悅敲門叫醒了。
這其實已經不算早了。
要是在老家農村過年。
淩晨3、4點鐘,就得起床開財門。
也就是在自家門前打一封鞭炮。
有條件的話,還會再放幾個煙花。
寓意今年一整年都紅紅火火,財源廣進。
而三十晚上,又得守歲到過12點,關財門。
同樣要打一封鞭炮。
寓意辭舊迎新,鎮住財氣。
所以在老家農村的話,三十到初一這個“跨年夜”,基本沒覺睡。
前麵關財門的鞭炮聲才消。
後麵就又有人打起了開財門的鞭炮。
其實這還挺有意思,也顯得十分有年味。
但楊崢都過了十幾個這樣的年了,早沒了新鮮感。
他爸楊家興更是過過幾十個,更不覺有什麼意思。
他們當然也不會特意為了有年味,便去老家農村過年。
再怎麼說,城裡的生活都比農村要方便的多。
那些覺得在農村生活很舒服,是向往的生活的人。
真正去了,絕對撐不了多久。
除非也有一個劇組跟著伺候。
現在楊崢家,就隻會在大年初一這天,回去老家一趟。
給奶奶王蓮,以及一些還未出五服的叔伯爺爺拜年。
包括大伯楊家和與小叔楊家旺兩家也是如此。
兄弟三人會約著一起回去。
今年自然也是如此。
吃過早飯後。
楊家興給他哥哥弟弟都打了電話,確定了出發時間後。
一家人便一起出了門,開車前往老家,楊寨村。
從會南縣城到楊寨村,距離不算太遠,隻有40公裡不到。
但一路彎多路窄,車子快不起來。
一般都得要近一個小時。
楊家興開車中規中矩,7點出發,近8點鐘到,正用了近一小時。
而他們到時。
小叔楊家旺已經等了他們小半個鐘頭。
楊崢坐過楊家旺的車回老家。
28分鐘。
一路跟特麼坐過山車似的!
所以他就隻坐過一次。
不多時。
大伯楊家和一家也到了。
他家是楊峰開的車,不會比楊家興開的慢。
來的最晚的原因隻有一個,故意拖的。
長兄如父。
作為長兄的楊家和,一直架子不小。
今年這都還算是好的。
畢竟他現在在楊崢麵前,已經不太敢端著架子。
往年可基本得晚到半小時。
奇怪嗎?
真不奇怪。
沒什麼機會展示權威的普通人,一逮到機會,那根本都忍不住。
很多父母所謂的不會教育孩子,其實並不是因為缺乏經驗,不會當父母。
而是因為第一次品嘗到權力的滋味,以至於都不會當人了。
所以往往越是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看著家教越好,也越顯得懂規矩。
他們大多都已經被自己父母……馴化了。
三輛車子進村,引來了不少目光。
尤其是楊家興的圈迪q7。
如果說在會南是楊崢衣錦還鄉。
那麼在楊寨村,無疑就是楊家興衣錦還鄉。
“家興這是發財了啊!開的是圈迪,抽的和子。”
“哪裡哪裡,賺點小錢而已。”
“家興出息了呀!”
“還好還好。”
“……”
從村頭到奶奶王蓮家,不到2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