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活用戶超8000萬。
注冊用戶……近2.4億!
雖說沒有嚴格實行實名認證,單身份證隻能注冊單賬號的情況下。
注冊用戶數量,說明不了太多問題。
但短短一個月不到,新增近億用戶,也屬實是有點嚇人。
最直觀的表現——估值。
7月初,塊手的估值才10億美刀。
到8月底的現在,估值已然突破15億美刀!
而楊崢記得,前世塊手是在2016年初,才達到的這個估值。
提前了小半年。
這就是有無競爭對手的區彆。
前世的塊手,可以說直到2018年之前,都是天下無敵的姿態。
其發展當然就沒那麼著急。
而現在有了閃音麵世。
塊手的燒錢速度,自然就加快了不少。
楊崢這邊還收到消息,塊手已經又準備新一輪的融資了。
上輪融資拿到的1.6億美刀,也就是近10億夏幣。
已經不足20。
這資金燃燒的速度,尤勝閃音。
要知道。
閃音這邊是新公司,開局有更多的支出,而盈利則更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有個大型算法團隊要負擔。
“老板,我們是不是也要加大點推廣力度了?”
策劃總監徐亮開口問道。
市場總監周屹接話道:
“我也覺得是可以加大點推廣力度了。”
“雖然目前來說,塊手占有的市場份額,是我們閃音要多一點。”
“但我們閃音在市場的反饋,要比塊手好很多。”
“推廣方麵能跟上的話,一定是我們閃音的轉化效果會更好。”
之後又有幾個高管出言附和。
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是正常的。
產品比對麵好,資金也不比對麵少。
那當然就該跟上推廣,去搶占市場。
是楊崢那開天眼的視角,放到現在才顯得不正常。
但正確。
前世鬥音日活用戶峰值高達7億,月活用戶峰值高達10億。
現在閃音和塊手的日活用戶加起來才多少?
1.5億不到。
隻是鬥音巔峰的20出頭。
這就意味著,現在的短視頻市場,隻能說才剛開辟出了一個口子。
閃音哪用得著現在就去跟塊手拚刺刀?
所以楊崢還是否決了眾位高管的提議,仍舊表示:
提高用戶轉化,提升內容質量。
之後他又單獨留下技術總監祝維嘉聊了聊。
得到了又一個好消息:去中心化推薦算法,基本成型。
所謂“去中心化推薦算法”,是基於“中心化推薦算法”而來。
而“中心化推薦算法”,就是那些傳統互聯網平台的推薦模式。
通過各項數據的比重,把熱門的話題、產品等,優先集中的展示給用戶。
流量基本由平台主導,集中在頭部。
優勢是:平台可以高效管理內容生態,主導熱門題材。
缺點是:用戶的選擇受限於算法,中、小創作者很難獲取到流量。
長期發展下去,就會導致平台內容同質化,用戶審美疲勞,平台失去競爭力。
而去中心化算法,也就是前世鬥音的核心算法,就是在規避這些缺點。
其核心機製就是:
建立不同的用戶模型,讓每個用戶的選擇,自主決定內容的推薦。
優勢是:減少平台的乾預,精準推送用戶自己想看到的內容,為創作者提供相對公平的競爭機會,防止流量壟斷。
缺點是:內容質量參差不齊,流量分配不“合理”,用戶容易陷入信息房繭。
但這些缺點,對平台發展的影響,當然沒有前者那麼大。
甚至還有益於促進平台的發展。
比如“用戶容易陷入信息房繭”這一點。
誰不是更喜歡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呢?
甚至這才是鬥音能發展起來的核心因素。
也是楊崢敢放塊手先跑40米,再去追的主要原因。
喜歡重生2014,暴富從世界杯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2014,暴富從世界杯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