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著誰去的,不很明顯了嗎?
肖廣真正擔心的是,楊崢更看重閃音,用閃音來吸貨多多的血。
畢竟楊崢在貨多多的股份,隻剩下35,而在閃音卻是獨資。
這種情況下,楊崢要搞出點什麼吸血的操作來,那是真不奇怪。
而楊崢也是知道肖廣的心思。
他給肖廣分析閃音跟貨多多的不同之處,其實就是在告訴肖廣,兩家平台是他不同的布局,不會因為看重誰而放棄誰。
事實也的確如此。
貨多多主打中低端市場,閃音主攻中高端市場。
這是楊崢一直以來的打算。
他做的閃音跟鬥音畢竟還是不同的。
他有著貨多多這個純粹的電商平台。
所以他對閃音電商的發展定位,肯定也會區彆於鬥音電商的多元化市場策略定位。
本來在低端市場中,鬥音就不是拚夕夕的對手。
在鬥音做過電商的他就知道,鬥音上的很多底價商品,其實都是直接從拚夕夕那邊“順”來的鏈接。
專業名詞叫做:無貨源。
鬥音,包括掏貨的很多店主,都特麼隻是“中間商”。
然後還有一點。
短視頻平台發展電商業務,過程要比直接做電商平台要曲折很多。
鬥音就是如此。
其2016年9月才正式上線。
可早在2107年,就開始發展電商業務了。
然後在2021年時,更是直接推出了鬥音商城。
還把入口放在了主頁麵。
扶持力度不可謂不大。
可效果呢?v隻有3.5萬億左右。
之前說過,掏貨是8萬億,拚夕夕是5.2萬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連金東都有4萬多億。
而四家平台的日活用戶量是:
鬥音,超8億;掏貨、拚夕夕,超4億;金東,僅不到2億。
由此可見,一家短視頻平台要發展電商業務,是真沒那麼容易。
v,由鬥音商場直接貢獻的,僅為40左右。
其它60,都是由直播、短視頻、商品廣告帶來的。
鬥音電商的發展,其實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紅火。
而且成本還相當大。
前輩的例子擺在這。
所以楊崢其實也沒打算對閃音的電商業務,去花費那麼多的資源。
更準確來說,是不打算對低端市場花費太多資源。
他想讓閃音商場,就走掏貨的甜喵商場,和金東商場那種精高端路線。
下沉市場,由主播和博主們自己去開發就好。
鬥音電商其實是很遭詬病的。
賣家吐槽:各種嚴格規定,各種扣押金,還要花錢買流量,根本都賺不到錢。
買家也不爽,稱鬥音的商品是:金東的價格,拚夕夕的品質。
錢,確實都被鬥音賺完了。
而楊崢現在對賺錢的興趣,真就沒有那麼大了。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楊崢感覺自己現在也是能做點回饋社會的事了。
這其實也不算是真正回饋社會。
隻是一個商人向企業家的過渡而已。
商人是唯利是圖,怎麼賺錢怎麼來。
企業家則是在賺錢的同時,也會考慮社會責任。
而到了楊崢現在這個位置,有些責任承擔起來,也是有利無害的。
喜歡重生2014,暴富從世界杯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2014,暴富從世界杯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