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是楊崢跟西嶺創投簽的對賭協議,還是現在提出跟海東控股的對賭協議。
都有點另類。
西嶺創投與海東控股,現在就分彆以3000億和4000億的價格,入股閃音。
而協議內容是。
5年後,閃音的價值達不到3000億4000億。
楊崢就以4500億和6000億的價格,回收兩家在閃音的股份。
這樣的話。
西嶺創投和海東控股直接阻礙閃音發展,讓閃音達不到他們協議中的價值。
兩家機構的回報率還更高些。
這當然就很不合理。
正常來說,對賭協議的內容應該是:
西嶺創投和海東控股,現在以3000億4000億的價格入股閃音。
5年後,閃音的價值達不到4500億6000億。
楊崢便以這個價格算,來回收股份。
以此來保證,西嶺創投和海東控股,不是穩賺不賠,而是……怎麼都是大賺。
如此才是正常的對賭協議。
畢竟現在的閃音,就算沒被搞些手腳。
價值頂天也就50億美刀的樣子,也就是300多億夏幣。
現在等於是西嶺創投溢價10倍入股。
而海東控股這邊,楊崢更是要求溢價13倍多。
不給足保證,投資方憑什麼頂著這種溢價率入股?
但正常的對賭協議,是發生在正常的情況下。
而正常情況是。
創業者需要資金,求著投資方入股。
所以以此來保障投資方的回報率,消除投資方的顧慮。
可現在的情況是。
投資方不請自來。
甚至楊崢趕都趕不走。
而且。
以他們互相的勢力來說。
暗自整點小動作是可能的。
但那種影響到閃音正常發展的大動作。
不可能在暗中搞的了。
楊崢也不怕這點。
所以,他根本不用給那種“怎麼都是大賺”的保證。
而這也是朱成明有疑慮的原因。
三種結果。
一是5年後,閃音達不到4000億的價值。
他們海東控股直接從楊崢身上賺一筆。
也不怕楊崢賠不起。
畢竟貨多多還擺在那。
楊崢也不可能會跑路。
二是5年後,閃音達到了4000億的價值,但超過不多。
比如……就4100億。
那他們海東控股,就等於是投資了600億,5年時間,回報率卻僅2.5。
年化0.5。
這真不如直接放銀行吃利息。
所以,這看似穩賺不賠的投資,實際還是有虧損的風險的。
三則是,5年後,閃音的價值遠超4000億。
這無疑是朱成明最期盼的結果。
這樣不僅他們海東控股賺大發了。
他立了大功。
也不會影響到他跟楊崢的私人關係。
屬於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毫無疑問,第三種結果的出現,可能性是最小的。
在朱成明看來是如此。
所以他有些疑慮起來。
但他並沒疑慮多久,便直接點了頭:
“可以,就以你所言。”
他是又想到了一點。
一家現在隻值300億的企業,若真能在5年後,增值到4000億的程度。
哪怕隻是4001億。
讓他們海東控股,看似虧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