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就耽誤事。
等楊崢有空時,又已經是下午了。
他去了一趟崢嶸傳媒。
然後要王逸飛選了幾個運營策劃過來,開了個小會。
會議內容——林城林風街的推廣策劃。
隻是一個林風街,現在當然不用楊崢這麼操心。
但林風街可以算是一個試驗場。
之後可還有一個百億投資的項目——崢嶸小鎮。
甚至可能不止百億投資。
要是崢嶸小鎮項目成功了的話。
未來大概就不止興城這一個崢嶸小鎮。
又或者還會有“貨多多小鎮”、“閃音小鎮”這些。
單個的項目不是重點,經驗、模式這些才是關鍵。
所以楊崢才會親自參與進來。
現在的崢嶸傳媒,早不是當初那種小貓三兩隻的情況。
王逸飛一共叫來了6個運營。
可謂是個個精銳。
楊崢才起個頭,說了要為推廣林風街做個策劃方案。
六人查過林風街的資料後,便開始你一言我一語起來。
然後楊崢發現:他腦子裡那點“領先”10年的經驗,根本都……不值一提。
是真字麵意義的“不值一提”。
因為彆人都已經提出來了……
楊崢再次感受到了“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這句話的含金量。
就專業外的人,了解到的那點皮毛經驗,哪怕領先十年,那都照樣還是……皮毛。
就拿一點來說。
楊崢是因為知道“林風街”以後是怎麼火起來的。
所以才打算照樣讓孫珂跟林風街做一個綁定宣傳。
但策劃裡就有人直接提出:
可以找一個林城當地人,最好是顏值高的素人,做林風街的形象代言人,進行綁定宣傳。
因為街道是死的,是固定的。
一條街道,再長再大,內容都有限,而且長久難變。
宣傳一段時間後,肯定會陷入內容重複的審美疲勞困境中。
而人是活的,是能變動的。
給林風街找一個形象代言人,就相當於是讓林風街“化形”了一樣。
優勢就不一一例舉了,多不勝數。
劣處當然也有。
綁定太深,人成了街。
那人的一舉一動,也就都影響著街。
萬一塌房什麼的。
後果就不用多說了。
講真。
楊崢也是此時才真正理解,前世的“林風街”為何會因孫珂而走紅。
他隻字未提自己心裡預設的方案。
幾個策劃就已經說的明明白白,也把他預設的方案包含進去了。
這要他還能說啥?
隻能是成了點頭機器:“好”、“可以”、“不錯”……
他也總算明白,“一個公司裡,最沒用的就是老板”這句話的含金量。
但這當然是好事。
告訴他們代言人已經選好——孫珂。
楊崢便沒再,也沒打算再參與策劃討論了。
一直到了下班點。
他接上張清瀾,一起回了樂鷺壹號。
而晚飯後。
他找上張沁瀅詳聊起來。
當初張沁瀅並不想摻和龍鳴集團的事。
是被他逼著去的。
現在他又要已經在龍鳴集團待了近一年的張沁瀅,交權給張漪漣。
這般出爾反爾,必然要給人家一個說法。
但事實證明,他有點想太多。
我不快樂。
這就是張沁瀅這近一年時間的體驗。
張清瀾的外冷內熱,是不想麻煩而偽裝出來的冷。
而且她隻是討厭人情世故,並不厭煩正常的人際交流。
可張沁瀅的外冷內善,是隻對親人善,對外人是真性情比較冷漠的那種。
她也是真厭煩跟不熟悉的人交際。
就連麵對楊崢,楊崢不激活她的特殊屬性的話,也是冷臉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