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查過了。”
沈亦歆毫不意外的回道,然後遞給了楊崢一遝資料。
上麵正是興興食品的股份分配詳情,包括各位股東的信息。
第一大股東,玉和集團,占有股份28.6。
這個玉和集團,正是王恒名下的公司。
第二股東,崢嶸集團,占有股份25。
第三股東,旺華集團,占有股份16.5。
旺華集團的董事長名為陳瑜,是……王恒的嶽父。
第四股東,是“老熟人”——海東控股,持有股份15。
其餘14.9的股份,為其他共7個小股東持有。
看到是這樣的情況後。
楊崢也算知道,為什麼王恒敢跟他對著硬剛了。
有海東控股在裡麵。
他就算有心用神秘力量製裁一下,恐怕也製裁不了。
而他想從海東控股手上收購股份。
倒也不是不可能。
就是要付出的代價……肯定很不劃算。
而就算他把其他小股東持有的那14.9的股份,全收購回來。
總持股也僅為39.9。
可王恒加其嶽父陳瑜手中的股份,合計為45.1。
他還是拚不過。
到時候就是誰能拉到海東控股的支持,誰就能占據主導權。
楊崢倒不是沒信心拉到海東控股的支持。
彆忘了他手上本就有海東控股5的股份。
但……這終究是個變量。
如果他收購興興食品,是為了直接發展興興食品,那倒也沒啥關係。
大家一起賺錢就是了。
可他收購興興食品後,是要整合入崢嶸集團的。
而有著這麼一個變量在,他還如何去整合?
總不能他給王恒和海東控股打工吧?
這個王恒,確實是有點東西。
楊崢甚至懷疑,他是故意這麼卡著自己的。
而且還有一點。
沈亦歆查到的這份資料,已經是幾天之前的了。
現在那些小股東手上的股份,還有沒有14.9,也是個問題。
他可不認為,以王恒這樣的算計表現,會不知道先下手為強的道理。
事實也確如他所料。
他要沈亦歆去再探再報後得到的信息,7個小股東中,已經有3個出售了總計6.4的股份。
收購方是旺華集團。
目前旺華集團持有興興食品的股份,已經來到22.9。
加上王恒名下玉和集團的28.6。
合計為……51.5。
已然掌握絕對控股權。
現在是,就算楊崢花大代價把海東控股那15的股份拿下,也沒啥用了。
他都還沒來的及出手,就已經輸了。
講真,楊崢不是很服。
但也怪不得彆人。
是他自己屬實大意了。
或者說,過於自信。
他覺得收購興興食品,應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已。
所以彆說提前布局啥的。
他甚至都沒自己出麵。
是直接要張清瀾去談的。
然後還幾天沒管這些事。
適才讓王恒有了充分的時間,完成布局。
他完全是輸在了自負上。
彆人可沒義務說,你牛嗶,想要我的資產,我就非得束手就擒的賣給你。
當初他還是個小角色的時候。
紅夏資本這種體量的公司,想入資崢嶸傳媒,都還是軟磨硬泡著來的呢。
楊崢抿了一口茶,沉吟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