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沐雲覺得這樣也好,這圖她能畫一幅,就能畫第二幅。
以後的圖不用再公開,水萍金水等顧家人可以留著自用。
現在把風頭放在杏林堂,自己就少了麻煩。
有這圖後,牟老郎中說過會研究瘍科,杏林堂的楊師兄更要開其他手術。
於是顧沐雲把一些基本消毒措施也說了。
其實中國古代的外科手術很早就有,比如華佗有麻沸散,可以破腹開顱。
從古至今的閹豬、閹雞技術非常成熟,就可以知道古人的醫術不差。
在南朝曆史學家裴駰著《史記集解》就有一條剖腹產記錄:公元224年,當時的皇帝是魏文帝曹丕,汝南人屈雍的妻子產子時,“從右胳下水腹上出”,這就是“剖腹產”。
據說,產婦剖腹產後,“平和自若,數月創合,母子無恙。”
剖腹產早就有的,隻是限於醫術參差不齊,醫德更是沒有規範。
如果此例一開,對社會地位低下,有生育風險的產婦來說,並無好處。
因為很多家庭會在危險時直接選擇棄母保子,所以這手術沒有真正用過。
好醫術是有的,但隻為權貴服務。
像關口鎮這樣的鄉下土郎中,一輩子連解剖圖都沒有見過,隻會接骨割瘡。
顧沐雲不是外科手術室醫生,知道的都是基礎知識。
一場彆開生麵的賞圖會就在各種議論中結束。
顧硯山站在院門口一批一批送著客,笑容滿麵,熱情洋溢,比酒樓的夥計還要周道:“各位慢走!”
他實在是太高興了,忙一天還絲毫不累。
解剖圖的出現,在關口鎮沒有引起風波,李員外等人是絕口不提此事,隻有郎中們時不時去杏林堂走一圈。
關口鎮的醫療同行史無前例的親密起來。
趙平返家五天就回到關口鎮。
不知道是因為已經開過賞圖會,現在解剖圖就留在杏林堂,還是聽到什麼傳言。
趙平沒有再來過金針堂,一切回到原來的樣子。
顧沐雲照例診病開方,藥方送到杏林堂,由牟老郎中或者二師兄胡連山、趙平看過再讓患者抓藥煎服。
沒幾天,青木村白姐夫那邊送來消息,說是已經過完正月,山林的墓園可以修建了。
顧沐雲在青木村買的山林,是為顧廷柏夫妻修墓地用的。
雖然顧硯山現在當了族長,也鬆口說可以入祖墳安葬,但顧沐雲不想再把軟肋暴露於人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