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荀夫子滿意地看著進來的周迅,點點頭。『Δ筆趣Δ『閣c
荀或本人穿著青色儒衫,整潔乾淨,頭用儒冠束著,整個人看起來很精神。
“起身吧,這麼多禮數做什麼?”
這個弟子,他本人是很滿意的,一點就通,一通就透,經義上稍加點撥就能舉一反三,是出色的讀書種子,未來解元有望。
“幾日不見,可曾讀書?《大學》讀了多少?”
荀或關心的是周迅的書讀得如何,進度怎樣,時不時就要抽查。
果然,這才見麵就要抽背了。
周迅早有準備,將大學倒背如流。
“回老師的話,弟子已經讀完大學。”
“好,好!果然是我的好學生。”
荀或沒有半點懷疑,而是開懷地笑著。
這輩子最開心的就是遇到這麼一個入室弟子,簡直不能更貼心了。
他不能做到的事情,他的弟子必定能做到!替他這個老師去看看那京城的風月,也是一樁美事。
“既然你讀了大學,可能背誦否?”
“能!”
荀或更滿意了,九歲就能背誦《大學》,這個進度不算慢了,比他當年要早好幾年。
“既然這樣,那我就考考你!”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前麵一句是什麼?出自哪一篇?”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出自第七篇,釋誠意章。”
“那麼,這一句講的是什麼意思,你可知道?讀書,可不能不求甚解。”
“弟子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所謂讓自己的心意誠實,就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比如討厭汙穢的氣息,比如喜歡美麗的的女子,隻有這樣才能算得上是誠實自己的心意。所以君子必須要謹慎地對待獨處的時候。”
旁邊周桂捧著小小的茶蠱,慢慢地吹著熱氣,不時輕輕抿一口,淡淡的清香,使人精神為之一振。
他就見著這邊荀或考教他的兒子,微笑著,毫不在意。
“荀或這是真的把迅兒當成傳人了,一月來回跑四趟,大老遠也不容易,回頭還得多給寫束脩,多少也是點心意。”
原本他讓迅兒拜入荀或門下,看中的就是他本人在經義上的學問,其次則是他的一些人脈,給迅兒請那麼多雜學老師,也是出於人脈的方麵。有著一份授課之情,以後也好打交道。
結交人脈,互相吹捧,是此時文人的常態。
第(1/3)頁
第(2/3)頁
隻因為沒有人宣傳,誰知道你是誰?自然要互相捧場,多多宣揚,要是有幾篇上佳文章,那就更妙,沒準能得學政官青眼,額外加分。
當然,這文名也得看是什麼方麵的,什麼程度的,普通士子的名聲就是恰到好處,寫幾過得去的詩文和一兩篇有亮點的文章就夠了。
但是真的名動一州,而本人器量不足,那就是過猶不及,難免受累,仕途不順。
說不定還有眼紅的,大家本來互相吹捧,你好我也好的,你偏偏每次都壓得所有人黯然失色,詩文全給你當陪襯了······
你讓我們怎麼玩?這其實就是在不經意間,破壞了規矩,自然所有人抵製你,排擠你。
再加上這些人身後的同窗、同年、老師、家族,等等等等,也不需要如何,隻要隱隱約約的打壓,就足夠普通寒門才子蹉跎一世了。
周桂其實就是屬於這類寒門才子,年少成名,卻不是世家子弟,自然撐不住這明裡暗裡的打壓,不得不放棄仕途。
“當年還是年輕氣盛,要是不去那龍宮宴,也不會惹出那些是非。”
想到另一件事,他就看向站在堂中的兒子。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就在這三兩年內。要是那事能成,我周家會有百二十年大運,能出三代封疆大吏,躋身郡望世家。”
他的目光已經不在這裡,而是看向了宗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