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玉清_地仙正道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十三章玉清(1 / 2)

第(1/3)頁

初春,江南氣候回暖,萬物蘇生。筆趣閣c

一條清澈的小河流邊,玄袍少年坐在藤椅上,悠悠然垂釣。

河麵,此時已經解凍,水流平緩,波瀾不驚。

陽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河麵磷光隱隱,反射著光芒。

絲絲縷縷的水霧,稀薄的,在河麵縈繞不去,不時,飄到那岸邊少年周圍。

少年眯著眼,看似專心釣魚,握著釣竿,一動不動。

少年的麵容生得精致、白淨,模樣也俊美,繼承了父母雙親的良好傳承,雖是年幼也顯現出了幾分顏色。

一頭烏黑的長披散在身後,卻是束的冠巾不時何時被河邊的微風吹跑。

少年也不在意,就那麼任由風兒吹拂著它,撥動那垂至腰間的長,小小的麵容上說不出的寧靜、恬淡。

遠處,在幾十丈之外,有座石橋,不時有行人往來。

一輛輛車馬行過,車轍聲、馬嘶聲、行人談話聲,都是隱隱約約的,傳到這裡,也很淡很淡了。

少年獨享這一份靜謐。

“《水經》之名,還算貼切。入門之初,需得觀想河流,汲取外界水氣,凝練一點真水,成為法力種子。”

“這一步本不算難,觀想的河流也不會影響到入門……實際上這一步還是借假修真的路子,觀想什麼本身都不重要。”

“重點在於反複鍛煉、打磨那一縷河流湖泊或者海洋的真意,凝練出屬於自己的真水。”

“同時,積蓄法力,化為河流湖泊海洋……這道法法力以磅礴漸長,幾可比擬真正的深淵大澤。”

“凡人不知個中原理,狂飲喝水以為修行。不知修真法門,曆來假借外物之虛,修成我之真實。其中關竅,無人點破,徒勞無功。”

“真傳一句話,便是長生門。多少散修因此走入歧途,枉送性命?也不知就這麼一個小小的關竅,當初填進去多少人命,才總結而出。”

“這每一篇道書,都是灑遍了前人的血淚,鋪滿了前輩的屍骨……”

“代代相傳,前赴後繼九死不悔,方才用人命趟出來一條修行之路。”

“字字看來都是血,篇篇道書重如山……且為那些年因此犧牲的前輩們行禮。”

在周迅眼中,能見到過往的前輩們在歎息、頓、苦慮深思、徹夜難眠……

人影重重疊疊,有男有女,老少並存,粗略一看,不下百數。

觀其行止,大約能夠判斷出,幾乎都是散修……

他們都是曾經這篇道書的修行者、傳承者,也是修繕者……

此時早已逝去,留存在此的,不過是一點執念,為少年深厚的靈性所感應,自天地之間,感應而來。

第(1/3)頁

第(2/3)頁

少年沉默下來。

“若無前輩們不懈努力,也不會有而今這篇道書。我周迅立誓完善此法,還請前輩們相助一二。”

語出至誠,周迅心意有感,這道書的開創者們留下的執念都是散去……

隨之,一點冥冥之中的感覺,有些東西落在身上……

少年的思緒更加清晰了,想事情也變得更輕鬆,雖是隻有一點點提升,但的確很明顯。

“以我來看,這篇道書立意不淺,雖說前人隻摸索到散仙成就,可不代表這根基有誤。”

少年輕輕一揮右手,懷中的竹簡上又添加了幾百個墨字,正是曾經一派掌門的筆跡……

法力成就之後,這種種戲法無師自通,所以修道法者才會為人崇敬,原因之一便是這等神秘……

……

玉清道,下院。

小山坡腳下,有幾處亭台樓閣,雕梁飛宇,晨鐘暮鼓,正是一片繁華的道院群落。


最新小说: 今天毀滅大宋了嗎? 穿到古代每天都想死 末世洪水,美女鄰居上門求糧 [全職高手]身為策劃,攻略玩家 老六老師:我受的罪,你們得加倍 文工團美人認錯隨軍對象 不止夏天 瘋批玫瑰與戀愛狂犬 北宋小飯館 四合院:開局娶妻秦淮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