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碧玉派宗源,本是宋元兩朝時期,茅山上清派掌門嫡傳道脈,曆經戰亂,屢次遷移,直到昆侖,在此修建宮觀,定名碧玉。”
“上清道法,原本以存神守一、誦經念咒為主,不言內丹。”
“後來內丹之說興起,南宋上清法師蕭應叟,承襲蜀人張天罡一派內盤功法,編纂《元始無量度人上品經內義》,以內丹學說解釋《度人經》。”
“據其所言,內煉之要在於守攝眼耳鼻口意諸竅,不隨逐物欲,使先天一靈不泄於外,五氣保固於五臟,精氣神混一成丹。如此則內能長春不老,與天齊休,外能發布真炁,化土石為寶,起枯骨成人,乃至救治萬病、辟邪妖、動風雷、挾萬物、拔幽魂,此即所謂《度人經》之‘上品大乘法’要義。”
“從此我碧玉派逐漸轉為以內煉成丹為本,以發布真炁治病辟邪等符咒法術為用,與宋元新符籙派雷法相似。”
“曆經多年,到如今,碧玉派曆代飛升祖師不下十位,在這昆侖之地列入八派之中。”
“這便是我碧玉派的根源了。”
碧玉派掌門也是一位女冠,不苟言笑,穿著一身素淡的道袍,坐在主位上。
這裡正是昆侖碧玉派迎客殿。
接待尋常來客,自是不用掌門親自接待,奈何這位“貴客”做的好大事,修為又高,即便是一派掌門也不能不慎重。
想到這裡,碧玉派掌門稍稍緩頰,喚來殿外一位弟子,命其沏茶,招待客人。
“不想碧玉派承襲宋元時期上清派道統,我原以為既然是在昆侖,又以碧玉為名,必然是祖上先輩入駐仙界碧玉宮。”
昆侖所在,大不尋常,此地有通天之路,可直升伏羲天帝開辟仙界。
昆侖也分為上昆侖、下昆侖,傳說是為天帝下都,為天帝巡視人界時行宮所在。
即便傳說不靠譜,在瓊華派上麵,還有一片昆侖天光呢!
越是靠近昆侖,越是能夠感應到仙界,現在坐在這裡,上方就是天光。
周迅必須竭力斂去氣機,不然一不小心就要“撞破”天地關,跑到人界之外去。
在這裡飛升,十成之中十成會去往伏羲仙界,並且難度也是最小的。
所謂的天光,看似是一團閃耀的光斑,常年出現在昆侖上方極高之處,其本質並不是如此。
“兩界連同,昆侖天光,這裡是距離伏羲仙界最近之地,尊駕以為呢?”
第(1/3)頁
第(2/3)頁
碧玉派掌門一言不發,隻是靜靜想著。
這時,沏茶的女弟子將衝泡好的雲霧茶,分成兩杯,放在兩人麵前。
“好茶。”
接過茶水,略微抿了一小口,讚了一聲,周迅就放下了。
茶水再好,也得先談妥正事。
“誠如道友所言,本派祖師,有幸飛升上界,積攢功勳,接掌仙界碧玉宮。”
“不光如此,昆侖八派,都有祖師,在仙界任職,分彆執掌昆侖、瓊華、碧玉、紫翠、懸圃、玉英、閬風、天墉。”
“昆侖仙家福地,多有隱士仙真居住,曆代學道修仙之人多如過江之鯽,但唯獨我八大派,可以仙宮為名,是為昆侖正統。”
說到這裡,女冠也有些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