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高,你在基層鍛煉也有些年頭了,你的能力我們幾個老家夥都是看在眼裡的。”高老緩緩說道,雙眼之中滿是讚賞。
“所以不知道,你打算什麼時候來京城工作?”
“經常這邊當市長,和在陽市當市委書記可不是同一概念,甚至你來京城當個副市長,也比現在的職位更有潛力。”
“京城才是體製內這條路的最終歸宿,早點來機會更大,因為我們這些老家夥還在,要是再過些年頭,也不知道我還在不在,他們幾個老東西同樣如此。”
“我們的年紀太大了,雖說有專業的醫療團隊,可身體已經不行了,誰也不知道最後還能堅持多長時間。”
聽著高老這麼說,周誌高沉默了。
他想的是按部就班,一步步走到京城來,然後再一展抱負。
可高老說的沒錯,他要是繼續耽誤時間,不來京城任職的話,可能真有可能以後會更難,有三位乾爺爺和劉老這位爺爺幫助,和沒有他們的幫助,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就如同現在周誌高能有今天,要不是有劉老的幫扶,彆人不是看在劉老的麵子上,他可能還在化安縣混日子,哪裡能坐到現在的位置上。
甚至,現在他連縣長位置都沒有混上,大概率還是副縣長。
深吸一口氣,周誌高回道,“高爺爺,道理我都是懂的。”
“可直接來京城任職,怕是會有很多人不服,而且京城不同於地級市,在這裡當市領導,與省城當省領導是同一級彆。”
“我這跨度太大的話,怕是沒有人會答應,再給我兩年時間,除夕一過再回陽市的話,要不了多久便會正式擔任市委書記。”
“這樣再來京城任職,資曆有了,政績也足夠,彆人也沒有閒話說,高爺爺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高老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他知道周誌高是有自己想法的人,不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雖說他想周誌高早點來,但周誌高提出了兩年這個時間,想來自己堅持個兩年應該問題不大。
除夕一過,就是二零一三年了,現在新曆甚至二零一三年一月都快過完。
不過龍國人,主要還是過農曆,新曆並不是太過重要。
李老笑了笑,對周誌高說,“有自己的規劃是好的,但也不能太過固執,我們是想提前給你鋪路。”
“你說的啊誌高,最多兩年時間,必須來京城這邊任職。”
“我們的身體自己很清楚,怕是能再有個三五年就差不多到了儘頭,到時候就算沒有長眠,身體也會徹底跟不上。”
“到那時,我們肯定得將位置讓出來,給培養好的接班人,你得抓緊了。”
林老也說了一些關於周誌高來京城任職的事,他們都是為了周誌高好,希望他儘快升上來。
劉老微笑的看著自己三個老夥計,這三個老東西自己的後輩指望不上,這是想讓周誌高欠下大人情,以後可以照顧他們三人的後輩。
以周誌高的性格,真有那天,他肯定會多加照顧,隻要三人的後輩不是十惡不赦,肯定會給他們機會改過自新。
不過,以他們三人的後輩,也不會出現那等嚴重違法亂紀之事,最多就是有點小問題,這根本不算事。
周誌高望著幾位老人布滿皺紋卻滿含期待的臉龐,心中泛起複雜的漣漪。
小洛汐不知何時抱著布娃娃湊過來,大眼睛好奇地在大人們之間打轉:“爸爸,你們在說什麼呀?是要去新的地方玩嗎?”
劉曉雅輕輕將女兒摟進懷裡,溫柔地解釋:“是在說爸爸工作的事呢。”
她抬眼看向周誌高,目光中既有擔憂也有信任。
周誌高伸手摸了摸女兒的頭,轉頭對幾位老人誠懇道:“三位乾爺爺,我明白你們的苦心,隻是這官場升遷,如同逆水行舟,既要講求時機,更要站穩腳跟。”
高老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後緩緩說:“誌高啊,你在陽市乾得風生水起,把經濟特區搞成全國標杆,我們都看在眼裡。”
“可京城這潭水更深,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早點上來,我們還能給你撐撐腰,幫你把路鋪得更穩。”
他放下茶盞,聲音有些沙啞,“就像當年我們打仗,戰機稍縱即逝,錯過了,再想抓可就難了。”
李老從口袋裡掏出老花鏡戴上,翻開隨身帶著的文件夾:“我讓人整理了近五年京城乾部的升遷數據。”
“你看,四十歲前進入副省級序列的乾部,後續晉升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六成,現在正是你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