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不愧是誌高啊!”省政府,劉國正的辦公室內,聽完秘書的彙報,劉國正臉上笑容燦爛。
“這一次商業峰會,就直接拉到了近九百億的投資,陽市想不發展都難。”
“如此能力,全國各地試問誰能做得到?”
秘書連連點頭,“劉省長說得對,也就陽市的周書記有這個能耐。”
“他簡直就像是天生的領導乾部,拉投資是真正的好手,沒人比得了。”
“要是我們的乾部都有周書記的能力,那龍國的經濟不得幾年內直接超越世界各國,聽說國外的幾個公司去考察,結果直接敲定了三十億的投資,簡直恐怖。”
“以前那些國外公司,隻看好沿海城市的投資,還有就是經濟特區城市,現在陽市也跟上了。”
劉國正笑了笑,他隨意的說道,“陽市,現在也是國家重點扶持城市,是要打造成經濟特區的。”
“所以,這些外國投資商那是聞著味了,所以才會舍得下血本。”
“不過有了他們開這個口子,接下來,陽市的投資肯定會蒸蒸日上,而且我聽誌高說,他還有意撮合投資商之間的合作,沒有任何私心。”
“這樣的格局,全國境內也難以找到幾個,有些地區為了拉投資就差直接翻臉了,哈哈!”
聽著劉國正說的話,秘書連連稱是。
周誌高確實能力出眾,整個龍國在拉投資方麵幾乎沒有第二人,倒是清正廉明的有一些人和周誌高一樣。
秘書對周誌高極為敬佩,他知道如果有機會的話,要是能跟著周誌高學習學習,自己的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當然啦,跟著劉國正已經是極為難得的機會,他可不會見異思遷。
劉國正沉吟片刻,說道,“同誌省裡的同誌們,開一個關於陽市拉來巨大投資的會議。”
“我們省裡的同誌也得學習誌高的方式方法,可不能拖後腿,要是能讓省裡的經濟獲得大提升,對於整個省內都有好處。”
“省裡有錢了,對各市的支持力度也能增大一些,去通知各部門通知開會吧。”
“時間就定在今天下午兩點半,我希望他們能有一定的感悟,彆開會的時候一問一個不吱聲。”
下午兩點多,省政府會議室內,投影儀將陽市商業峰會的盛況投射在巨幕上。
來自全省各地的官員們盯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簽約數字,交頭接耳聲此起彼伏。
劉國正敲了敲話筒:“都彆議論了!今天請大家來,就是要好好學學陽市的經驗。”
一位分管招商的副市長舉手發言:“劉省長,我們市也辦過招商會,可效果遠不如陽市。”
“他們到底用了什麼‘獨門秘籍’?”
話音剛落,屏幕突然切換成周誌高在峰會上的講話片段:“在陽市,沒有‘一次性合作’,隻有‘共贏生態圈’。”
劉國正指著屏幕:“聽見了嗎?誌高不搞‘關門招商’,他把全國各地的企業都當成資源,甚至主動撮合跨市合作。”
“上個月,他牽線讓咱們省的新能源企業和西部某省的礦產商達成了戰略協議。”他翻開文件夾,“這是合作備忘錄,涉及金額120億!”
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省發改委主任推了推眼鏡:“劉省長,我注意到陽市的招商模式很特彆。”
“他們沒有單純拚政策優惠,而是打造了一個‘全鏈條服務體係’,從項目落地到後期運營,每個環節都有專人對接。”
“沒錯!”劉國正起身走到白板前,用紅筆寫下“服務”二字,“誌高跟我說過,以前企業來投資,光是辦審批就得跑斷腿。
現在陽市推行‘一窗通辦’,連外國人都能在24小時內拿到營業執照。”他突然提高聲調,“這就是效率!這就是誠意!”
這時,秘書匆匆送來一份加急文件。
劉國正看完後,臉上笑意更濃:“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組織上準備把陽市的內陸開放試驗區經驗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