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關愛留守兒童,有著張同偉和小雲負責,周誌高算是脫出身來。
他不可能隻盯著一個方麵,最近龍國各地的學校修建和翻新情況很多,這也是一個重中之重的項目。
學校是孩子們的避風港,要是學校的質量不行,可是會出意外的。
周誌高要做的,就是杜絕一些暗箱操作的學校修建,不能讓一些昧良心的承包商進場,將學校的安全係數拉低。
剛剛關注到這個問題,便有教育部基建管理中心的同誌找到了他,而且是一個年輕的同誌。
他是周誌高招進來的,自從大力培養新人和年輕人後,整個教育部的氣氛早已完全改變。
“部長,最近有一個名為達龍建築的公司,拿下了諸多學校建設指標。”年輕同誌將文件放在周誌高麵前,沉聲說道。
“經過調查得知,這個達龍建築公司的資曆確實很老,但其中有不少建築出過事。”
“但不知為什麼,隻要是有達龍建築的地區,基本上都會給達龍建築公司修建學校,我覺得這其中肯定有著貓膩,便將關於達龍建築公司的資料拿了過來。”
“希望部長可以嚴查,看看我的直覺是否有誤,還是說達龍建築公司確實有問題。”
周誌高點點頭,拿起資料開始查看,“李子賢同誌,你有這樣的覺悟是很不錯的。”
“不管能不能發現問題,這樣的警惕性都非常好。”
“你身為教育基建部門的同誌,就得多關注學校的修建情況,發現了問題當及時處理。”
“我很看好你,等我看完資料,會告訴你怎麼做。”
李子賢連忙恭敬的說,“多謝部長誇獎,這都是子賢應該做的。”
“能在教育部做事,我非常開心,也很有榮幸。”
周誌高點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麼,接下來得先看達龍建築公司的資料,以他在官場上的經驗而言,想來有問題也能發現。
不多時,周誌高果然發現了問題所在,達龍建築公司確實建立了很多學校,但這些學校的安全評級卻不怎麼過關。
按理來說一個資質不行的劣跡公司,不應該繼續與官方合作才對,壓根沒有這樣的機會。
可現實,卻是達龍建築公司依舊混得風生水起!
周誌高的手指在達龍建築的中標記錄上劃過,眉頭越皺越緊。這份由李子賢整理的資料裡,夾著三張泛黃的報紙剪報——某縣達龍承建的小學教學樓坍塌,造成3死17傷。
某市中學操場跑道甲醛超標,百名學生中毒。
某鎮幼兒園牆體開裂,鋼筋外露如猙獰的爪牙。
而這些事故後,達龍建築總能在半年內重新拿下政府項目,仿佛從未受過處罰。
“子賢,”周誌高突然開口,“達龍建築的法人叫什麼名字?”
“陳少龍,外號‘龍哥’,”李子賢立刻翻到資料末頁,“他有個堂兄叫陳少雄,是……”
他突然頓住,眼神閃爍,“是現任住建部副部長陳少雄。”
辦公室的空氣瞬間凝固。
周誌高想起上個月住建部召開的基建座談會,陳少雄曾拍著他的肩膀說:“誌高啊,學校建設得抓進度,但也要照顧本土企業嘛,達龍建築就是我們看著長大的。”
當時他隻當是客套,現在想來,每一個字都藏著刀。
“通知審計署和質檢總局,”周誌高將資料推回給李子賢,“讓他們立刻成立聯合調查組,重點查達龍建築近五年的所有學校項目。”
“記住,不要走住建部的流程,直接從我們教育部發函。”
他頓了頓,拿起紅筆在陳少雄的名字下畫了波浪線,“另外,幫我查一下陳少龍的資金流向,特彆是他給哪些官員送過‘節日問候’。”
三天後,審計組的加急報告擺在了周誌高桌上。
第17頁的衛星地圖上,達龍建築承建的學校像散布的毒瘤——某縣實驗中學的操場底下,本該澆築混凝土的地方被填了建築垃圾。
某市小學的承重柱裡,鋼筋直徑比設計圖紙細了三毫米。
而最觸目驚心的,是西南某山區小學的教學樓,竟然使用了被明令禁止的海沙,牆體已經出現鹽堿結晶。
“部長,這是達龍建築的行賄賬本複印件,”李子賢戴著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展開泛黃的筆記本,“前年春節前,陳少龍給陳少雄送了幅‘山水畫’,估值八百萬。
三年前的中秋,給某省教育廳廳長送了套學區房……”賬本裡夾著張照片,陳少龍摟著幾個官員在豪華遊艇上舉杯,背景是“達龍建築成立二十周年”的橫幅。
周誌高突然想起自己在化安縣時,曾親手推倒過一棟偷工減料的教學樓。
當時包工頭塞來的銀行卡,他至今還鎖在保險櫃裡。
“子賢,”他聲音低沉,“你知道為什麼達龍建築的事故總能‘內部處理’嗎?”他翻開另一份文件,裡麵是事故調查報告的對比分析,“你看,2010年的坍塌事故,官方報告說是‘自然災害’,但現場照片顯示預製板裡沒有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