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誌高離開教育部後,孔部長眉頭緊鎖。
其實到了他這個年紀,最重要的就是求穩,可人家周誌高已經找上門來,他無法拒絕。
周誌高是什麼性格,他是知道的,如果讓周誌高不滿意,可能會直接越過自己,把事情給解決了。
現在周誌高能來找自己,已經是給了他很大的麵子,也正因為如此,孔部長才會答應下來,免得到時候周誌高將事情辦妥了,繞過自己的話。
組織上會怎麼看?
“這小周書記,還真是一塊滾刀肉,要背景有背景,要能力有能力。”孔部長無奈開口。
“關鍵是,他還一心想把腐敗風氣給解決了,遇到一個解決一個,遇到一雙處理一雙。”
“換成彆人這樣做,早就回家種田去了,唯有他依舊風生水起,甚至越來越厲害,級彆也越來越高。”
對於周誌高,孔部長要說不羨慕肯定是假的。
要是當初他也有這樣的背景,有這樣的魄力,又怎麼會在臨近退休的時候,才在教育局當個上這個部長。
這是組織上對他付出的補償,其實以他的政績來說,根本沒有那個資格。
他這一生都在求穩,也許跟著時代的進步,沒有拖後腿,但絕對也不算是走在前沿。
對於他任職期間,沒有太大的貢獻,沒有顯著的成績,能在退休前獲得這個職位和級彆的待遇,他已經非常滿意。
周誌高回到發改委後,立刻做了相應的安排,既然孔部長已經答應,要將這些事情完成好。
他當然不會任由孔部長一個人衝鋒陷陣,反而,他會為孔部長保駕護航。
對於孔部長來說,這絕對是蹚渾水,而自己這個製造渾水的人,又怎麼能不衝在最前麵。
“楊靜,接下來的時間裡,你和幾個相關部門聯係好。”周誌高語氣低沉。
“關於教育領域的腐敗問題,甚至是官官相護的情況,絕對要嚴查,另外,我準備修建一個京城民聲總部。”
“主要負責聆聽民眾的心聲,如果當地政府處理不了,或者欺壓我們的老百姓,他們可以直接用這個民聲來申訴。”
“並且全部使用加密通話,對民眾身份不得有絲毫泄露,能做到嗎?”
楊靜握著筆的手頓了頓,抬頭看向周誌高。
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他臉上切割出明暗交錯的光影。
“周書記,”她斟酌著開口,“加密通話係統需要公安部技術局支持,民眾申訴流程可能會涉及……”
“我來協調。”周誌高打斷她,手指在紅木桌麵上輕輕敲擊。
辦公桌上的銅製台鐘指向三點,正是發改委最忙碌的時刻,走廊裡傳來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
“三天內給我一份可行性報告,包括選址、人員編製、技術方案。”他想起在東區拆遷時那位白發老太太的眼淚,想起女兒畫中那列飛向未來的高鐵,“民聲總部必須在一個月內試運行。”
楊靜匆匆記下要點,高跟鞋敲擊地麵的聲響漸漸遠去。
周誌高走到窗邊,看著樓下排隊等待辦事的民眾。
他們中有的拿著皺巴巴的材料,有的抱著熟睡的孩子,臉上寫滿焦慮。
他想起自己剛參加工作時,在化安縣政府幫老鄉辦理準生證,整整跑了七趟才蓋完章——那時他就想,什麼時候能讓老百姓少跑冤枉路。
手機震動起來,是孔部長的秘書發來的微信:“周書記,部長請您今晚七點到家裡吃飯。”
周誌高看著“家裡吃飯”四個字,想起孔部長辦公室裡那瓶落灰的茅台。
這位老部長在教育部乾了一輩子,臨退休前卻要趟教育腐敗這攤渾水,想必也是下了不小的決心。
傍晚六點,周誌高的車停在部委家屬院門口。
門衛看見紅旗車牌,立刻敬禮放行。孔部長家在三樓,老式單元樓沒有電梯,樓道裡飄著各家做飯的香氣。
他剛走到二樓,就聽見孔部長的大嗓門:“老婆子,多炒兩個菜,貴客來了!”
開門的是孔部長的老伴,係著花圍裙:“周書記快進來,老孔在陽台侍弄他的花草呢。”
客廳裡擺著老式的組合櫃,牆上掛著孔部長和曆任領導人的合影。
周誌高注意到其中一張照片裡,年輕的孔部長站在教育督導團前排,眼神裡還有著未褪去的銳氣。
“周書記,快坐快坐!”孔部長穿著家居服從陽台進來,手裡還拿著把園藝剪刀,“知道你不喝酒,我讓老婆子泡了明前龍井。”
他指了指茶幾上的紫砂壺,“這還是當年在教育部老領導送我的,一直沒舍得用。”
茶香在客廳裡彌漫開來。
周誌高看著孔部長鬢角的白發,突然想起自己的父親。
“孔部長,”他放下茶杯,“教育基建透明化平台的技術方案,發改委這邊已經準備好了,明天就能在那所小學試點。”
孔部長放下剪刀,臉上的笑容淡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