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周道:“東西是好東西,就怕太子玩性不長,就好像先前的沙盤演兵,你看才幾天,太子就沒興致了。這樣吧,我幫劉公公一把。”
劉瑾用不陰不陽的口吻道:“那多謝了哈。”
“都是為了讓太子開心,乾嘛客氣呢?”
張周要回去給太子寫的本子可以有很多,比如說《西遊記》或者是《金剛葫蘆娃》,再或者是取哪吒鬨海等情節。
陪太子玩倒還是其次,重點是……讓劉瑾知道什麼叫人與人的區彆。
還有玩與玩的區彆。
不然這老小子一定以為是個人就能哄太子玩,還不用負責任。
“劉公公,我這邊有戲本,但製作影子戲的材料,怕是要有行家裡手不可,這經費是不是……”
“怎麼的,張先生您還打算自包自攬?”
張周笑道:“劉公公先前給殿下采辦,自然有經驗和渠道了,不如這樣,我來寫本子,你來供料子。各取所需,你看可好?”
“這個……”
劉瑾一琢磨,有利可圖。
先前那麼一堆破爛玩意,都找朱厚照報銷了一百兩,如果張周再給他采辦的差事,他的確又能賺不少。
“行。”
“那劉公公是否把人介紹給我?放心,我隻給他本子,他做好了直接跟劉公公接洽,製作費用什麼的,全由劉公公去談。”
“好,好!”
劉瑾自然覺得此提議不錯。
這年頭大街上玩皮影戲的人也不少,張周如果真要自己去完成,隨便尋摸個人就行了,他反而會擔心。
現在他等於是在皮影戲這件事上,以他為主,張周隻當個輔助。
……
……
第(2/3)頁
第(3/3)頁
兩天後,乾清宮內,朱祐樘在接見禮部尚書徐瓊。
所商議的,是幾天後所舉行的秋報,也就是秋天祭祀活動的一些細節,因為徐瓊跟張皇後家有姻親關係,在當上禮部尚書之後,他是少有能經常出入乾清宮的大臣。
剛商議結束,讓人把徐瓊送走。
蕭敬這邊過來道:“陛下,太皇太後派人來,說是想在秋報時,在宮裡舉行一場齋醮,以驅走宮裡的邪氣,還說想讓在京的命婦入宮,閒話家常。”
朱祐樘道:“皇祖母不是信佛的嗎?”
一旁的戴義笑道:“這不是張先生是道家人嗎?張先生先前預料了清寧宮災,保了太皇太後的平安,太皇太後或許也是想順著陛下的意思吧。”
朱祐樘信道不信佛,這是宮裡上下人儘皆知的。
要在宮裡做道場舉行齋醮,本來也不算什麼,隻是因為這件事是由一向信佛的周太後提出來,朱祐樘才覺得奇怪。
蕭敬道:“陛下,太皇太後還特彆點名,當天讓張先生也同去。”
“他又不會做這些。”
朱祐樘之前就跟張周提過要在宮裡做法事,結果張周以自己不會為由拒絕。
能把一件事拒絕到這麼徹底,正應了朱祐樘心中對張周那股迷之信任,如果張周說自己什麼都會,反而皇帝會懷疑張周是不是有所圖。
張周越沒事就插科打諢推諉,朱祐樘就越深信不疑。
蕭敬苦笑道:“奴婢也對太皇太後如此說了,但太皇太後還是執意讓他去,還言笑說,若是遇上合適的名門閨秀,要給他撮合一番……”
“這……”
朱祐樘更無語,“真不知說皇祖母什麼好,秉寬都已經成家立室,怎會在意這些?再說都是命婦入宮,怎會有什麼未婚配的名門閨秀?算了,順著皇祖母的意思,給安排吧。”
“是。”
蕭敬不明就裡,隻是按照周太後的吩咐請示。
而一旁的戴義眼神中透出一些異樣的神采。
戴義能當到司禮監掌印太監,思維自然比蕭敬等人超群,尤其前兩天送張周去仁壽宮還是他親自去的。
聯想種種。
老太太剛見過張周,馬上一反常態要召命婦入宮,還似有意要連同那些沒婚配的名門閨秀也一起叫上,點名讓張周去……不會是某些事已經開始,張周去目的是把把關?
戴義心說,這事挺邪乎。
但是不是太急了一些?怕是瞞不住那位六宮之主的大明皇後啊!
……
……
宮外。
張周在自己的工坊內,見到了由朱鳳帶來的一個老匠人。
正是先前給劉瑾供應皮影戲材料的人。
張周道:“咱都是為同一個人辦事,就是那位劉公公,不囉嗦,我這裡除了影子戲的材料,還有個很好的噱頭,你看是不是能造?”
“這位老爺,您說的,小的聽不懂。”
那匠人乾了一輩子手藝活,從沒聽過這麼奇葩的要求。
張周拿出他畫好的圖紙,還是彩色的:“看能做不?”
“這麼清楚,老爺您也是乾這行的?您自己找幾塊皮子畫上去就行,何必找小的呢?”
“不一樣的。”
張周臉上帶著莫名的壞笑,“我這裡還有更好的,就是真人版的行頭,若能剪裁出來,去找那位劉公公說,他一定欣然異常,定會好好獎勵你!”
(本章完)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