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邊說,一邊心裡在慶幸。
好歹這份上奏沒封起來,讓我提前看到,讓我提前做了功課,知道不講武德是怎麼回事,慶幸啊慶幸。
等他說完了,看到皇帝的臉色,他突然又意識到不對勁。
太子罵陛下,陛下都沒聽懂,我非在旁邊注解一下,我是吃飽了撐的吧?
知道還不如不知道呢!
“混賬!”朱祐樘將這份上奏重重拍在桌子上,“本以為他能耐大了,學問也有精進,還敢給朕寫什麼上奏了,結果文辭不通眼中更無君無長!”
皇帝罵兒子的時候,戴義隻能低著頭不做聲。
戴義道:“陛下,此事所知之人不多,估摸著隻有劉瑾,還有奴婢知曉。”
大概的意思是,要不咱把這件事給藏起來,保管外麵的人不會知道這個兒子參老子的醜聞。
“不過太子說得也有幾分道理。”朱祐樘補充道。
戴義:“……”
朱祐樘繼續歎道:“朕先前是答應過他,秉寬入宮時,讓其去東宮教一下他的學問,讓他也多了解一些不同的知識,隻是朕這幾天忙於朝務,秉寬也要去傳授成國公西北用兵的忌諱。這才……唉!太子不像朕,他是敢言的。”
戴義眨眨眼。
聽這意思,皇帝大概是在為以前自己當太子時,對那個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父親,還有六宮裡一手遮天的萬貴妃很是忌憚。
眼下太子敢打破這種君臣之間的隔閡,用這種方式來指點他這個當父親的過錯,反而令皇帝覺得很欣慰。
這至少說明兒子有膽氣。
戴義卻想說,陛下您忘了剛才說太子目無尊長的話了?
就這麼一份東西,還能得到陛下您認可的?就因為您當太子的時候不敢寫這種東西?
第(2/3)頁
第(3/3)頁
“拿筆來。”朱祐樘道。
戴義不明所以,卻是將毛筆遞過去。
朱祐樘道:“朱筆。”
戴義又將另外一支蘸了朱砂的紅筆遞過去,但見皇帝認真在兒子的奏疏上“批閱”起來。
這下戴義更覺得稀罕。
活久見。
等皇帝批閱完成之後,又在後麵加上兩句,然後遞給戴義道:“去,送給太子。告訴他,勇氣可嘉,也告訴他,朕並不會文過飾非,是朕錯就是朕錯,作為補償,讓他明日可以出宮一日。但限定隻能見張周,他在宮外的一切行止必須要在張周的監督之下。再是讓人晚些時候告知秉寬一聲。”
“陛下,這……是不是不妥?”戴義不想聽這種號令。
如果皇帝覺得太子是胡鬨,那大可不理會太子這份上奏便可。
但現在皇帝不但理會了,還認真處置,甚至皇帝親自跟太子認錯……連戴義都覺得皇帝太謙卑了,皇帝這麼做真的好嗎?
朱祐樘皺眉道:“連你也要學太子嗎?”
“不敢。”
戴義隻能將批閱好的奏疏接過來。
朱祐樘道:“記得告訴秉寬,彆讓太子去人多的地方,也彆帶他去危險的地方,讀書人……也不必接觸了!現在會試剛過,京師內喜歡說三道四的讀書人太多,還是讓太子多學一些算術之類的……那些在宮裡不太適合教的……大概就這意思吧。”
“是。”
戴義這才明白。
說是讓太子出宮是一種補償,但其實皇帝還是變著法讓太子去接受學習。
現在張周的身份已經泄露,大臣都知道有這號人,再讓張周入宮可能會被外人查知,而現在張周又沒中進士……在張周正式出仕之前,讓張周去教太子學問,難免會讓東宮的講官覺得不合規矩,同時也會讓他們以為皇帝不信任他們,需要找個外人來教。
如果是趁著太子出宮時去學點東西,那就沒這層擔憂了。
……
……
東宮。
朱厚照寫了上奏之後,其實就有點後悔。
倒不是說他覺得這麼做不對,而是他覺得……這麼做後果可能會很嚴重,老爹很可能再會禁他的足,再不濟也會給他增加課業。
“本宮是在給自己找麻煩啊。”朱厚照惱恨道。
劉瑾急忙道:“未能勸太子殿下,是奴婢的過錯。”
朱厚照皺眉打量他道:“這跟你有何關係?伱著哪門子急認錯?”
這邊朱厚照焦慮了半天。
終於等到了老爹親自批複。
由戴義親自給他送來。
戴義進來之後,將除了劉瑾之外的其餘太監都屏退,才將那份東西遞還給朱厚照。
朱厚照看了上麵內容,皺眉道:“啥意思?”
劉瑾在旁邊笑。
戴義道:“太子殿下,陛下認為,您上奏得有幾分道理,所以特旨讓您明日可以出宮,但也約定不可走遠,必須在張周張先生的監督之下。若是您有違的話……陛下隨時會讓護衛之人將您接還入宮。”
“靠!”朱厚照一拍桌子道,“算父皇還有點良心!這次算他講武德了!”
(本章完)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