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蝦兵蟹將_大明第一貢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第一貢生 > 第二百零七章 蝦兵蟹將

第二百零七章 蝦兵蟹將(1 / 2)

第(1/3)頁

三月初八,午門,早朝。

當天從朝議開始,戶部就在呈報各地開春之後旱災的情況,戶部右侍郎李孟暘的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以旱災,免山東濟南東昌青州等府所屬三十四州縣,並濟南東昌等五衛所,弘治十一年夏稅子粒有差……以旱災免山西大同府所屬州縣,行都司所屬衛所,及河南開封等府所屬州縣,宣武南陽等衛所,弘治十一年糧草子粒有差……”

各地都有旱情的上報,也不是每一處提請減免,都能獲得通過。

而且是“有差”,意思是不同的地方看情況而定。

李孟暘是糧道出身,弘治十一年十月,以總督南京糧儲、右副都禦史的身份,改為北戶部右侍郎;在弘治十三年四月,戶部左侍郎許進調往西北提督大同軍務,並在七月因為跟陳銳畏火篩不前被勒令致仕後,李孟暘改為戶部左侍郎;於弘治十五年六月選為南京工部尚書,在正德元年致仕。

此人對於糧道方麵的事非常精通。

但無論他說得多專業,可皇帝一點心思都沒有,不時把戴義叫過來問兩句話,顯得漫不經心的樣子。

下麵有些大臣已發現皇帝好像在關心什麼事,他們也不知道皇帝究竟在問什麼,反正李孟暘還沒彙報完畢,眾大臣也隻能先聽著。

……

……

朱祐樘這邊。

就在李孟暘將要陳奏完畢時,戴義急匆匆過來道:“陛下,蕭敬已引張先生入宮。”

“知節呢?”

“重新出發,東去了。”

“好,好。”

朱祐樘所關心的,自然是朱鳳從偏頭關到京師,並要馬不停蹄前往遼東寧遠的事。

因為備戰很倉促,還是從西北調一名參將級彆的勳臣去遼東當總兵官,朱祐樘為了保證這一戰的順利,讓朱鳳過京城而不入,無須進城跟他這個皇帝述職,而是讓張周到城外,去跟朱鳳見一麵,當麵進行一番麵授機宜,再把能顧全到的事,都給朱鳳囑咐布置好。

前後朱鳳和張周見麵的時間可能都不超過一個時辰,就這樣把朱鳳打發到寧遠當總兵負責一整場戰事。

其實戴義等太監也覺得皇帝好像有點信任張周過頭,畢竟這次領兵的可不是王威寧,而是總兵官朱鳳、副總兵張延齡,要說唯一以往有獨當一麵能力的還是另外一名副總兵平江伯陳銳,但陳銳現在那名聲……就怕到了軍中也沒人信服。

不過好在有先前協同王越取得偏頭關大捷的監軍張永,還有負責監糧的戶部郎中王瓊。

看起來這組合從文臣到武勳,人員架構基本完備,但就連戴義等皇帝親信之人,也覺得這組合有點奇葩,不出大亂子可能都是好的。

名義上的主帥張周居然是在後方遙控指揮?還是隻跟主帥朱鳳隻見麵不到一個時辰布置戰局?

戴義想說,說出去誰敢信?

“讓秉寬到乾清宮等候,散朝後朕便去見他。”

“是。”

……

……

朱祐樘在得知張周入宮後,更沒心思聽大臣有關旱情的彙報了。

“今日朝議就先到此吧。”朱祐樘終於等李孟暘說完,連任何的決定都不下,便要結束朝議。

劉健道:“陛下,如今北方旱情嚴重,當派出使者,祭告天地。”

朱祐樘眉頭稍微皺了皺。

換了以往,這種事是不用刻意去商議的,隻要大臣提出來,當皇帝的一定會同意。

但問題是……現在有了張周,這種祭天的事,難道不該先去跟能“知天意”的張周商量商量?

此時戶部尚書周經也走出來提請道:“陛下,京師中河渠阻塞,城中凡有河渠周遭皆都惡臭難聞,百姓多有怨言,請以順天府協同京營等疏浚河道。”

朱祐樘道:“可以。著令工部會同內官監、錦衣衛及巡城禦史,疏浚京城溝渠。朝議先到此,劉閣老和馬尚書且先留一步,其餘卿家各司其職!”

第(1/3)頁

第(2/3)頁

皇帝除了同意疏浚城中的溝渠,再沒做任何直接的表示。

眾大臣也不明白,皇帝既然有事跟馬文升、劉健商議,為何不召他們去乾清宮,而隻是要在午門順道說一句?

若不是什麼重要的大事,為什麼還要單獨留兵部尚書和首輔大臣來說話?

……

……

大臣散去。

馬文升和劉健走到朱祐樘麵前。

朱祐樘讓戴義告訴了他們有關朱鳳、張永和張延齡已從京師路過,繼續東行往寧遠之事。

“朕還讓平江伯昨日領一千神機營動身出發,目前人員調動已完畢,照例跟兩位卿家打一聲招呼。”

朱祐樘的意思,朕不是要跟你們商議的,隻是跟你們通個氣。

彆又自作多情來勸諫於朕,這件事朕是不會更變的。

劉健拱手道:“那陛下,若狄夷來犯,三軍將士畏縮不前,或是有戰損之事,應當以何人來擔主責?”

這個問題,還是在讓皇帝立個誓約。

彆調兵的時候一頓瞎操作,若朵顏三衛的人馬真來了,到時遼東某地再被掠奪一番,甚至是寧遠被掠奪了,總需要有個出來擔首過的人吧?

朱祐樘聽了這話,麵色就很不高興。

這算什麼?

朕調兵遣將是要去打勝仗的,你們先跟朕說打輸了誰出來背黑鍋?


最新小说: 湘西艋舺 鵲棲蘭因 真吵,朋友送我一隻珍珠鳥 欲吻春潮 凡塵紀 劍雪 百戰無雙 步步高升:從借調到權力巔峰 劍嘯南宋 穿書後我成了女配她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