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相和外相的談判_大明第一貢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第一貢生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相和外相的談判

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相和外相的談判(1 / 2)

第(1/3)頁

一次簡單的內廷會議結束,甚至寧遠下一步的軍事動向,都沒人跟劉健等人說明。

待內閣三人回到值房後。

謝遷才終於好似打開話匣一般感慨著:“擋不住了呀。”

劉健和李東陽都能聽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單單隻是偏頭關一戰,張周的功勳不顯,畢竟上麵有王越這個名將在,張周最多隻是個幫襯的人,文官更多是在事後為王越晉為威寧侯還是威寧伯在爭,張周那邊賜爵並不擔心。

但這次不同了。

從開始就是張周謀劃,用的還是幾個“酒囊飯袋”一般的勳臣,更可甚的是張周接連祭出兩種大殺器。

如果說一次是巧合,那兩次……就成必然。

劉健望著李東陽道:“賓之,現在還能限製得住他嗎?”

李東陽想了想,無奈搖頭:“以他此番的功勞,若真要晉升為伯,怕也不好阻擋,陛下對他的信任過甚。不過說起來,都督府內的勳臣,現在對他巴結,難道都想讓他這麼早有爵位在身?”

很現實的問題。

文官現在覺得張周是“隱患”,武勳那邊難道都把張周當“聖人”?

張周如果隻是個近佞,在皇帝麵前出謀劃策,那影響不到都督府上下之人的利益,他們可以拚命巴結張周,可一旦張周有了爵位,都督府的那群人就成了張周的“同行”,都說是同行是冤家,到時張周可能就會受到文臣武勳兩邊的嫌棄了。

就說張懋……難道張懋不擔心他死之後,張周把京營的大權都掌握在手?

能人永遠是在對方陣營裡,才是能人。

如果到了自己這邊,那就成敵人。

謝遷笑道:“賓之,聽你這意思,倒是想將他留在翰苑?圖什麼呢?”

謝遷就比較實在。

既然這個新科狀元不受我們控製,那我們為什麼不把他推到武勳陣營中去,讓他去禍害對麵呢?

讓那群勳臣沒事總喜歡恭維這個張秉寬,現在你們求仁得仁,張秉寬給你們送過去了,就問伱們高興嗎開心嗎?

劉健大局觀顯然比李東陽還強,他點頭道:“張周進了都督府,固然不再有文臣的品階,不用擔心他亂了官場的規矩,以功勳得爵,也算是他得償所願。但卻並不影響他以後乾涉朝政,甚至可能會變本加厲,且……還不在我等所限之中,長久來看,實非該我等所願。”

李東陽道:“我也擔心,他去了都督府,會將朝中文武大臣之間的平衡給打亂。”

“嗬嗬。”

謝遷雖然沒參與到這次的議論,但他在笑。

他很明白李東陽和謝遷在擔心什麼。

把人推到對麵武勳陣營去禍害武勳,卻又怕武勳那邊得了張周這個“強援”,把所謂的平衡打破。

說好聽點叫“平衡”。

根本就是重文輕武,文官壓武勳一頭的局麵可能會打破而已。

所以這邊劉健更覺得,把張周留在文臣這邊,其實倒也挺好的,就算張周隻掛個文臣的名,也會讓皇帝覺得,張周始終是個文臣,也讓天下人知道,大明還是重視文治而不推崇武功的,甚至可以說是……以後還有機會慢慢收拾張周,把張周帶進“正途”。

若是彆人說的這提議。

謝遷一定會說,你們賤嗎?給你們不要,現在他要當武勳了,卻想著把人拉回來?

“明日朝上,卻也不知該怎麼說了。”李東陽對此都無計可施了。

張周當文臣還是當武勳,現在連內閣好像都無從乾涉了,隻要皇帝一句話,說要給張周加封個什麼伯,朝中誰會反對?也沒法反對!

若直接升侯,可能還會有點小爭執,但對他們來說,張周是什麼伯或者是什麼侯,區彆很大嗎?

這邊正發愁時,外麵傳來腳步聲,卻是戴義、蕭敬、陳寬和韋彬四名司禮監的太監一起到內閣來了。

這陣仗,多少還是讓內閣三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

……

戴義四人到來,雙方見禮。

作為大明最頂級的“顧問團”,這七個人可以說是占了大明事務平時決策的九成之上,名義上是由皇帝治國,還不如說是這七個人把大明的朝政給撐了起來。

朝堂上商議的事畢竟是少數,多數事情都是走公文批閱形勢,這七個人就是負責這個的。

而且就算是朝議,皇帝采納他們意見的比例也非常之高,凡事都要通過他們的首肯。

“三位閣老,咱家也不隱瞞了,咱家是代表陛下,帶他們幾位過來,跟你們商議一件事,陛下希望先征詢到各位的意見。”

雙方坐定之後,就好像談判一樣,由戴義做了開場白。

劉健點頭。

他知道,在這件事上,內閣其實很被動,就好像平時朝政內部事務的決斷上,內閣因為隻有參議的權力,而沒有最終拍板的權力,其實還是四位“內相”的權力更大一些。

戴義道:“陛下先前跟張先生,也就是張狀元,商議過他未來在朝中的走向,他跟陛下做了提請。”

劉健三人馬上明白。

第(1/3)頁

第(2/3)頁

皇帝大概隻有為張周的事,才能整這麼大的陣仗,讓內相和外相之間進行談判?

你張秉寬麵子很大呀。

謝遷笑著問道:“他有何打算?”

戴義看了看一旁的蕭敬道:“由蕭公公跟你們說。”

跟皇帝一樣,戴義好像也學會了擺架子,這點轉變其實也讓劉健三人有點受不了。

彆看這群內相有拍板決定的權力,但平時他們主意並不多,多數時候都還是要采納內閣的票擬,因為很多事光靠這四個太監是處理不了的,說白了……就是他們水平不行。

所以彆看司禮監太監的權力大,但見了內閣大臣還是要客客氣氣的。

但現在好像又有所不同了。

戴義能這麼趾高氣揚,是否也有張周崛起,皇帝也不再隻是單純依仗於內閣所導致的呢?

內閣三名大臣可說是大明官場人精中的人精,他們的政治敏銳性是非常高的。

蕭敬道:“此事先由陛下提及,想封張先生為侯,至少跟安邊侯持平。”

內閣三人對視一眼。

聽起來也算是合理。

連草包的朱鳳,都能在兩戰之後,馬上要晉升為安邊侯,那張周晉升為侯,一點毛病都沒有。

就算朝堂上提及這件事,文臣有出來抗議的,最後結果看起來也不會有什麼變化,張周還是會得到侯爵。

謝遷笑著插嘴道:“秉寬怎麼說?”

不再稱呼什麼“張進士”之類的,直接改稱“秉寬”,就好像文臣已經接納了張周,跟張周很熟悉了一樣。

蕭敬道:“張先生說,他並不想去西北帶兵,督撫他也不想當,隻想留在京城裡,過幾天安穩日子,賞花、逛街、出入宮門給太子授課……大概便是張先生的原話。”

謝遷聽了就斂起笑容。

想打人。

這小子,還真是裝逼啊,你這麼說的意思,其實是跟皇帝說,你不想得侯爵,想繼續在京城跟我們文官爭朝堂那一畝三分地?

賞花逛街?

當自己是個紈絝子弟,一人吃飽全家不愁呢?社會責任心呢?


最新小说: 群發表白短信,我真沒養魚啊 末世黑暗救世主 萬道囚徒 墟界仙主 錯嫁深宅 天幕直播:帶著老祖宗們玩遍諸天 明爭暗誘 不是找兵符嗎?怎麼找我榻上去了 魂武雙生 重返1992:從菜市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