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未來女婿都不見,李東陽這其實也是提醒孔弘泰,見麵時有方便的事你就說,沒方便的……諸如婚事什麼的,能彆提就彆提。
孔弘泰到李府之後,也果然很識相。
此人性格豪爽,加上其乃是當代的衍聖公,在文壇的地位卓絕,加上他幽默風趣善於交際,在京城人員很好,每次到京城都有一堆人跟他會麵,也有很多人會邀請他過去,以彰顯出自家的身份。
看看,連衍聖公家的人都來我府上,我家門楣很高吧?
但孔弘泰最大的遺憾,是這輩子沒兒子。
孔弘泰對自家大哥的長子,也就是孔聞韶,也一直都是視如己出。
孔弘泰年已五十,立在李東陽麵前還顯得很謙卑,隨後二人落座後,孔弘泰也提及了他來京城的目的……不提侄兒的婚事,而是提到給他大哥孔弘緒恢複冠帶的事。
曆史上孔弘緒是在弘治十一年,得山東地方上奏,請求恢複冠帶,得到朱祐樘的準允。
但因張周出現所產生的影響,這件事在去年中並沒有成行,以至於孔弘泰也不得不借助此番來京,特地給他大哥說說。
沒有恢複冠帶,也就還是戴罪之身,孔弘泰眼看自己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為了他侄兒將來能合法繼承爵位,就算心中也覺得大哥有罪,也要為整個孔家而做點事。
李東陽道:“此事不該由你來提,應當請地方藩司、臬司等,再或是找巡察禦史往京上奏。最好是找交好者,不會惹出事端。”
其實李東陽現在也想讓孔弘緒恢複冠帶。
就算這個親家公再不是東西,但婚約已定,麵子上總還是希望親家公能免個罪身,這樣自己也有麵子一點。
這也是孔弘泰為什麼來找他的原因,大概的意思,你李東陽也不希望自家女兒過門的時候,她的公公還是個罪人吧?
孔弘泰為難道:“先前也找過,但最近京師內……事端太多,地方官吏少有敢輕易冒頭言事的,要不賓之你幫忙疏通一下?”
能找人說情,還用來找你李東陽?
正因為現在朝中崛起個張周,言官的地位大不如前,現在地方上的官吏也開始見風使舵,重點是皇帝最近兩年對孔家也沒展現出什麼善意,地方官這都叫審時度勢明哲保身……沒辦法,隻能讓你出麵,找人幫說和了。
“嗯。”
李東陽點頭。
在這件事上,他倒不會推辭。
二人繼續言談,孔弘泰談及威寧海的捷報,也清楚張周在朝中地位特殊,隻提恭賀大明,沒提張周一句。
禮數拜見之後,李東陽本還要留孔弘泰吃飯,孔弘泰也很識相要先走。
因為到此時,孔弘泰都沒為侄兒的婚事說半個字,他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在送客時,他主動道:“最近小女一直都有在研習女學,也特地請人回來教導,如今她尚且年少,婚姻之事不妨再延後一年。”
意思是,今年婚約就不履行了,讓我再跟女兒守一年,明年再說吧。
孔弘泰笑道:“賓之所言極是,孩子都還小,過一年再成婚也不遲。”
這就是客氣話了。
李東陽的女兒已經十六周歲,孔聞韶也已經十七周歲,在這年頭,這年歲成婚再合適不過,李東陽非要說還要等……就有點不講理了。
但誰讓李東陽在此婚事上本身就受著大委屈呢?
第(2/3)頁
第(3/3)頁
現在孔弘泰還要顧念給他大哥爭取冠帶,自然也就不會強行去爭了。
反正婚約已定,不是她也是她,這婚事沒跑了。
皇帝都準許的事,就憑你李東陽也沒法橫生枝節!
……
……
李東陽送走了孔弘泰,心情很差。
卻見兒子李兆先遛彎一般出現在他麵前,此時的李兆先大概是要出門,卻被李東陽叫住。
“父親,您不是在會見衍聖公嗎?”李兆先還很納悶。
衍聖公這樣的大人物登門,你說幾句話就把人趕走?這好像可不是你平時所推崇的待客之道吧?
李東陽道:“你這是去何處?”
李兆先笑道:“與友人相約,出去喝幾杯水酒,探討一下詩詞。對了父親,今日那位名滿京師的林家才女來府上,給妹妹講女學,本來兒還想去拜會一下,奈何不方便,實在是可惜了。”
“你這是病好了?”
李東陽顯得很不悅。
兒子的性格不是很討他喜歡,但沒辦法,他現在就還剩下這一個兒子還活著,還染著不治之症,當父親的想嚴厲,總還是要大打折扣。
至於李兆先所說的“林家才女”,自然是被李東陽派人請回來,給他即將出嫁的女兒講女學和女孝等科普知識的林儀。
彆看林儀是個庶出,在婚嫁市場上地位不高,但林儀在女學這行當內,可是響當當的人物。
便在於,林儀是當朝最高學府國子監祭酒林瀚的女兒,再加上林儀之前以詩詞而聞名於京師,可不是誰想請林儀回家給自家女兒講女學,都能請得動的,這還全是他這個大學士的麵子,林家才會讓林儀來。
李兆先也不跟他這個爹爭,他笑盈盈道:“父親,兒的病好很多了,最近也會多顧念家事,還望您老不要多念叨。兒先出門去。您也先去忙。”
“這……唉!”
李東陽麵對這個風風火火顯得很瀟灑的兒子,也有點無奈。
奈何家裡獨苗苗。
他繼承香火的希望,也都全落在這個兒子身上了。
這還得哄著。
……
……
宮裡。
朱祐樘才剛跟張皇後吃完午飯,本來朱祐樘還打算留在坤寧宮睡個午覺,正當酷暑,最適合午後小眠,卻是蕭敬便興衝衝來坤寧宮找。
“陛下……”
蕭敬的臉色,像是有什麼大喜事一般。
朱祐樘先看了臉色略顯失望的妻子一眼,問道:“西北有戰情?”
“回陛下,並不是,是張先生有奏疏前來,涉及朝中未來之事。”蕭敬喜滋滋道。
“呼!”
朱祐樘衣服好像帶風一般,差點是從椅子上蹦起來的。
張皇後白了蕭敬一眼道:“有事拿過來說便是。”
這意思是,你彆把我老公給搶走,也少拿公事來糊弄人。
朱祐樘笑道:“皇後啊,秉寬所提的很多事,都不方便於內帷說明,都乃國事,今晚朕會早些過來,就先不陪你了!跟秀榮說,朕先忙於朝事了!”
連跟女兒道彆一聲的時間都沒有,朱祐樘便興衝衝與蕭敬一起出門,往乾清宮那邊去。
……
……
朱祐樘麵前擺著張周的奏疏。
在四名司禮監太監眼中,朱祐樘好像個馬上要掀新娘子紅蓋頭的新郎官一樣,一臉興奮的神色,卻又好像帶著幾分緊張,生怕紅蓋頭之下是什麼妖魔鬼怪……那種既期待又激動,還帶著隱約擔心的神色,讓戴義他們充分領教了張周pua的本事。
“秉寬真是朕肚子裡的蛔蟲,他知道朕想要什麼,就這時候給送來了。”朱祐樘笑著。
隨即朱祐樘親自把張周不太正式的奏疏給打開。
因為奏疏是折起來的,第一折,便寫了四個字“回祿之災”。
也就是火災。
朱祐樘心中咯噔一聲,問道:“這是宮裡哪座宮殿要有災禍?”
蕭敬等人一怔,這種密奏,我們都不敢看,我們上哪知道去?
等朱祐樘打開第二折,上麵才有詳細的說明,蕭敬等人湊過頭一看,雖然上麵的文字密密麻麻,但最開頭顯眼的幾個字還是說明了地點……“宣聖廟災”。
也就是說火災或起於文廟。
至於是京師的文廟,還是闕裡文廟,也就是曲阜的,後麵張周講的是什麼,涉及到起因後果等,因為字太多,皇帝沒讓他們看,他們一時也不清楚。
等朱祐樘看完,隨即一擺手道:“傳李閣老來見!”
(本章完)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