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分功不均_大明第一貢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第一貢生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分功不均

第三百三十四章 分功不均(1 / 2)

第(1/3)頁

天明時分。

潢水兩岸的戰事仍舊未徹底平息,遍地是紅白色相間夾雜著血的冰雪。

陸完的中軍抵達時,大明將士對於朵顏和泰寧兩衛的族人近乎是一場屠殺,連同這些部族的牛羊牲口也一概不留。

張鶴齡繃著臉,臉上被冰雪覆蓋,隻有兩個鼻孔還冒出些許的熱氣,他走出去幾步路,腳下突然陷進水裡,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其實是站在潢水的冰麵上。

“壽寧侯,您沒事吧?”

旁邊的將領趕緊扶住他。

“陸巡撫呢?他人在何處?”先前一場交戰,隊伍很散亂。

即便是張鶴齡這樣沒正經上過戰場的,也覺得昨夜的殺戮根本是毫無章法。

部將道:“陸大人已帶兵往北去,要伏擊另外一路的兵馬,河岸隻留下一萬多人馬收拾殘局,俘虜本有三千多人,但逃了一批、殺了一批……現在連六百人都不到。”

“咋還逃了?”張鶴齡皺眉。

此時張永也穿過冰麵來到了潢水的南岸,他見到張鶴齡,沒有那麼慌亂去找陸完,他跟張鶴齡一樣,看起來是領兵的,但其實關鍵時候都不會衝殺在前。

“壽寧侯,咱要趕緊撤走了!從這裡往東,就有察哈爾部的人馬,逃走的兀良哈的人往各方向去,這路也難走根本無從去追。”

張永就是來催促張鶴齡,準備帶兵東撤。

張鶴齡道:“那位陸巡撫不是還帶兵北上了嗎?不等了?”

“差事不同!他們是去阻擊韃子東撤,跟咱有何關係?咱就收拾好殘局,趕緊退走,從這裡回沈陽中衛估計沒個十天八天的回不去,咱已深入到草原腹地了!”張永感慨著。

張鶴齡渾身一個激靈,問道:“老張,咱這裡距大明的地界遠,還是威寧海距離大明的地界遠?”

張永道:“當然是這裡遠。少說有四百裡,威寧海距離大同也不過才二百裡……”

“我了個老娘啊,說你們坑老子,你們還真會坑,老子這一路都沒見到韃子,還以為還在大明的疆土上逛遊呢,感情讓老子到韃子後方來送死呢?快走快走!”

張鶴齡一聽就慫了。

最開始行軍時,因為也沒下雪,路上也不是很趕,張鶴齡有馬匹換乘,他還感覺不錯。

這兩天忙著追擊,人在身體極限中煎熬,他也沒顧上這跑了到底有多遠,現在才知道……原來我這次深入草原,比王守仁和馬儀他們深入得更厲害,距離大明有駐防的關口更遠……我簡直是被騙上了賊船!

張永一看張鶴齡那慫樣,突然就明白陸完和王憲他們帶兵去跟朵顏三衛另外一路人馬交兵,為何不帶上他了。

大概張鶴齡這樣的,就算是當總兵,也隻適合收拾一下殘局。

“壽寧侯也不必驚惶,大明兩路兵馬,有四五萬,昨夜交戰,就算是逃走的韃子也沒法判斷咱三軍的兵馬數量,除非是韃靼小王子親臨,否則一般的部族咱是不用怵的。收拾之後,三軍整頓便先回撤,走五十裡之外再行駐紮休整。這裡的河道窄水流急,河還未完全上凍,不適合駐軍。”

“走走走!”

張鶴齡不由分說,他現在隻想趕緊回大明。

哪怕現在他也很疲憊了,但想到自己身在險地,他寧可在馬背上打個盹,也不想多留一刻多一分危險。

……

……

第一場伏擊戰,交叉於潢水南北兩岸,一場戰事打得近乎毫無破綻。

但在第一戰結束之後,再想北上去將福餘、朵顏等另外分路而行的人馬進行包夾時,卻也隻能追了個尾巴。

“陸中丞,沒法再追了。”

王憲作為另外一路人馬的主帥,見到了剛奔波而來的陸完。

從昨夜到現在,陸完這批人馬是最累的,但所得到的戰功卻並不多,大的功勞基本都被王憲這一路伏擊的人馬給占了。

王憲指著遠處沿途狼藉的景象,道:“韃子撤走時,把能丟棄的都丟了,就是為避免全軍覆沒,如果再追下去,很容易遇到韃靼的主力!”

陸完道:“難道就差了幾十裡?”

王憲歎道:“前麵再無設伏的人馬,再往前走,路上的變化更多,韃子的部族人馬也更多。若這是好天,一路推過去也可,但咱的人馬和火炮數量不允許。”

“報……”

有傳令兵帶來消息。

“講!”陸完好似一點都不累。

相比而言王憲所率的人馬更顯疲累。

“擒獲韃靼俘虜六十二人,牛羊三千餘。”

“帶走!”

陸完現在也不得不低頭。

他們從南線殺過來時,福餘和朵顏兩部已過去大概六七十裡,追了一段也沒有追到的跡象,一路上都是被遺棄的牛羊和財貨等,朵顏三衛為了逃命,可真是把家底都快丟乾淨了。

陸完滿麵遺憾道:“此番出兵,未能將朵顏三衛一次覆滅,實乃我心中之大憾。”

第(1/3)頁

第(2/3)頁

王憲道:“很好了。”

陸完回過頭瞪王憲一眼,雖然戰術是雙方一起包夾完成的,但主要的殺敵功勞都在伏擊那一路,而辛苦長途跋涉的卻是他陸完帶來的四萬兵馬,折騰也最多。

而王憲那一路都是騎兵,陸完這邊可是拖著各種三四百斤開外的子母炮一路而來。

彭泉騎馬過來,顯得很緊張道:“兩位大人,已經派出探子查過,韃子往西走了近百裡,按現在進兵的速度,隻要要兩三天之後才能追上。”

王憲道:“撤走吧。”

彭泉問道:“是往大寧方向撤走,還是往沈陽?”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

王憲和彭泉這一路,是從薊州,也就是從南線而來的。

陸完則是從東線,也就是遼東沈陽中衛那邊來的。

還沒等王憲回答,這邊的陸完態度便堅決道:“若南下過大寧,路雖近了很多,但或會遇韃靼主力,東走雖路途長了百裡,但兩方人馬互相照應,韃靼不敢直襲而來。”

在撤兵的問題上,陸完還是有足夠發言權的。

看起來王憲跟他各帶了一路人馬。

但王憲不過是臨時的軍將,如同當時領兵進威寧海的王守仁一樣,有帶兵的權力卻沒有很高的官職。

陸完則是遼東巡撫,在大明中期不設經略的情況下,陸完可說是遼東軍政最高長官。

而且陸完也是從實際情況出發,分析出南下和東去的優劣。

彭泉則隻是打量著王憲,他是跟王憲來的,在將士心中,誰帶兵誰負責統調,還是涇渭分明的,聽令也要聽自己的直屬長官。

王憲道:“陸中丞所言極是,若南下,容易為韃靼沿途設伏攔截,即便路近,也容易為韃靼主力包抄。東走雖路遠,但韃靼繞後包抄的難度極大,且雙方直線行進,韃子追上來的機會不大。”

路近,但對於韃靼人追擊來說,路也近。

而且還可以從南邊包夾。

往東走,那是曾經朵顏三衛的地盤,韃靼人要追也之從西邊來。

本來是大明的人馬在追朵顏三衛,如果是達延汗的主力前來,就成了他們追大明的軍隊,直線走自然也是最穩妥的。

“傳令三軍,東走!入夜之後再行休整!”

陸完也知道目前軍中的將士已到了體力的極限,但到現在卻還不能休息。


最新小说: 我在星際軍校暴揍渣渣後被團寵了 律道行者 仙朝鷹犬 同時穿越:繼承萬界遺產 大佬歸來,裴律師追妻從情人做起 湘西艋舺 鵲棲蘭因 真吵,朋友送我一隻珍珠鳥 欲吻春潮 凡塵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