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周入貢院了。
帶著王明珊、劉貴和一個廚子,人其實也並不多,另外皇帝還特地讓錦衣衛幾個人跟著一起進去,是為了保護張周的安全。
在大明,鄉試之前雖然沒有什麼“上馬宴”,但在考試之前考試官之間還是要見一見,儘個禮數,因為順府考場的考試官早就知道本次的主考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周,所以當近乎所有人都在等他張周一個饒到來。
也包括提前兩個時辰入貢院的楊廷和。
張周來得算比較晚的,不過隻要在黑之前進場,也沒人會什麼。
考試官中以順府的官員為主,都是監場和提調等官員,如今尚且沒有開考,所以也不分什麼內簾官和外簾官,會麵的時候就好像是一次聚會,眾人皆都過來給張周行禮問候。
“諸位客氣了,本人也是第一次主考鄉試,有什麼不懂的地方,還望諸位多加賜教。”
張周麵掛笑容。
進到內簾,把住的地方先安頓好,隨後是楊廷和單獨來拜訪他。
楊廷和年已過四十,身材並不高,但看上去很穩重,臉上留著山羊胡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但在張周麵前卻顯得很謙卑謹慎。
行禮時,楊廷和也先對張周之前替他讖言老母親生病的事,做了感激。
張周道:“隻是算到楊翰林家中或有大事發生,也不確定是什麼,就跟陛下提了,是陛下特地讓你回一趟蜀中,若讓你能侍奉老夫人最後一程,也是陛下體恤臣子。”
楊廷和道:“陛下隆恩,自該銘記。”
張周笑著問道:“不知道楊翰林可有想好,出什麼題目?”
楊廷和一怔,隨後好像明白到什麼,往四下看了看,確定隔牆沒有耳之後,才道:“昨日入宮,麵見過陛下,陛下有言,一切以蔡國公為主便可,蔡國公可自行定奪。”
“是嗎?還是應該讓楊翰林多幫忙才對。”張周並沒有馬上應常
皇帝讓你聽我的,你就聽?
你楊廷和在曆史上的名聲,那也算是“鐵骨錚錚”,雖然你的閃光點並不在弘治朝,但怎麼你的錚臣名聲也不是假的吧?
“題目,在下可做參考,若是哪裡有不對的地方,蔡國公也可指點。”楊廷和一點都不爭。
張周道:“也挺好,如果是一人出題的話,消息外揚,難免會讓人覺得,這題目出得有些偏頗,還是應該互相取長補短,今夜各自擬幾個題目,我們再做商議,從中選出幾篇四書文和五經文的考題,你意下如何?”
第(1/3)頁
第(2/3)頁
“善。”楊廷和點頭。
一起出題,彙總到一起,然後從中挑選題目,也算是正經流程。
皇帝讓聽張周的,楊廷和也很怕從中出什麼岔子,現在張周要按照規矩來,算是沒有給他出難題。
……
……
當晚本有宴請張周的宴席,名義上不是上馬宴,更好像是眾同僚對他的宴請,但張周表示了回絕。
都帶了廚子進來,自然要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張周最近也在“減肥”,雖然來到大明之後奔波不斷,但總歸身體還是稍微有些發福,張周也是打定心思要進貢院吃點苦頭的。
張周擬定了幾道題目。
四書文和五經文的題目,都是截取四書五經的一段話,就算是個門外漢,隻要能將四書五經通背,也能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