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拿人的是張周,說要用刑的是你李璋,結果我們真用刑了,現在卻說我們不知進退禮數?你們兩位大佬可真是會甩責任哈。
李璋道:“那位謝閣老,也要好生善待,他在這裡不會留多久,很快就會出去了!以後再做那擅作主張之事,彆說咱家不留情麵。”
“是,是。”牟斌除了認錯,也不會乾彆的了。
……
……
臨近日落時。
李東陽出去一趟回來,當晚仍舊由他於內閣值房內值夜,出去這一趟他也做了不少事,也打聽了消息,回來算是給劉健彙報一下見聞的。
“大致無礙了!有人透出風了,陛下準備讓於喬還鄉。就算極力爭取,就怕結果……也不會太好。”
李東陽本來還是力挺劉健那套絕對不妥協原則的。
但隨著皇帝已經做出要將謝遷發配還鄉的決定,李東陽感覺在這件事上,已經很難去跟皇帝掰手腕。
第(2/3)頁
第(3/3)頁
劉健陰沉著臉,保持了沉默。
李東陽道:“從以往的規矩來看,從閣部退下去,就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沒有論罪,隻是讓致仕還鄉,大概也算是陛下做了一定的讓步。”
劉健道:“這叫什麼讓步?於喬有做錯的地方嗎?”
“他沒錯,但結果來看,並不符合我們的預期。如果今日是北方無功而返,那於喬的事陛下基本就不會追究了,但既然崔懋仁和朱知節取得捷報,總要有人出來擔一些責任,要不是於喬,就隻能是……唉!”
李東陽替老友覺得可惜。
謝遷不過是執行內閣的一些決策而已,現在卻成了背鍋俠。
劉健道:“已經確定是致休了嗎?”
李東陽點點頭道:“大差不差了!崔懋仁和朱知節這一戰取勝,按他們自己的上報,後續沒有追擊,他們會馬上折道南返,西北各處……到現在也都相安無事。這也算是慶幸了,若是英國公那路人馬有何進益的話,隻怕這事還不好收場。”
“嗯。”劉健點頭。
他二人都很清楚,謝遷找人參劾的是王守仁給張懋調兵。
如果王守仁取得捷報,或是張懋因此而帶兵大捷,那謝牽就屬於無的放矢……你攻訐人家,人家靠這個取得大捷,若真被你參劾下去,人家的功勳獲得不了,你就成大明罪人了。
以李東陽的意思,在王守仁調六千兵馬給張懋這件事上,沒有取得戰略上更大的勝利,那謝遷的事才能平淡收場。
如果不然,就怕謝遷想全身而退都做不到。
劉健微微皺眉道:“卻說這幾日沒有寧夏那邊的消息,英國公眼下境況如何?”
北方打仗,明明皇帝委派的是張懋做出征的主帥,結果到現在張懋卻好像個隱形人一樣,所有人先前都在期待王瓊和王守仁取得大捷,眼下又在為朱鳳和崔元取得捷報而振奮,唯獨他張懋,就好像置身事外一般。
當然也不怪張懋沒本事。
dqq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