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殿試剛過。
京師內文風很盛,連同京師的茶館和戲樓,平常也多了很多人去光顧,而張周府上最近也有不少人去晃蕩,他們的意圖是要去拜見張周,將張周當成是“座師”看待。
當然這群人一概是不得入內的,連投遞的拜帖都沒人收。
皇帝限製了大臣去拜會張周,但似乎限製不了天下的士子,尤其是那些剛考中貢士尚未得到進士功名的學子,他們似乎還不懂朝堂的規矩,隻知道張周府門是他們所向往的。
至於朝廷的派係之爭……對於大多數的士子來說,他們根本不懂那玩意。
他們所知道的,就是張周現在正得勢,且張周還是翰林院侍讀學士,在學術和軍事方麵都算得上是大明泰鬥,由不得他們不去拜訪。
這天楊鵬登門來,笑著給張周送禮,而禮物也不是他給的,而是皇帝禦賜的。
“都是從內府搬過來的,知道先生您或不需要,但這就是陛下的心意,您不收也不太好。”楊鵬親自把幾個箱子打開,給張周介紹這些禮物。
張周道:“這是陛下知道我不收他人的禮物,給我一點補償啊。”
楊鵬一怔,隨即笑道:“這見解倒也獨特。”
張周做出請的手勢道:“咱到裡麵敘話。”
隨即張周把楊鵬請到了正堂內。
……
……
二人坐下來之後,楊鵬對張周最近的遭遇表示了理解。
“天下士子仰慕先生,總有人上門來滋擾,或令您出行不便,這件事已報給陛下,陛下說若隻是一些普通士子的話,倒也不必理會,反倒還可以宣揚一番,告知天下人,世人對先生您的稱頌。”
楊鵬果然也是有“準備”而來。
遇到事情,楊鵬會第一時間上報給朱祐樘,如此一來,他也不會背負上擅自行事的罪名。
張周道:“我覺得也是如此,不過是幾個讀書人,就算其中也有舉人和貢士,但他們怎麼說也還沒入朝當官,規矩知道得少。”
“可有的人,純粹就是來搗亂的。”楊鵬道,“如此也會讓東廠的人留意一下,看誰故意生事,給您把麻煩掃除。”
張周笑著問道:“幾個士子而已,能鬨出什麼大亂子嗎?也就不必大動乾戈了。”
“是,是,一切都聽您的。畢竟這是您的府上。”楊鵬笑著應承。
張周道:“殿試已過,明日就要張榜,這兩天我也隻是入宮看了幾張卷子,主要閱卷的事情,還是由內閣幾位大學士,以及翰林院、禮部林尚書等人在做,我也算不上是他們的座師。”
楊鵬笑嗬嗬道:“您或是不知,也不知是誰在外間傳言,說是本次殿試的考題,乃是出自您的手筆,所以他們才會如此推崇於您。”
“這話有點不負責任。”張周道,“天子門生,乃是天子出題,怎麼就成了我出題了?楊公公就沒派人查查,是誰在背後亂發聲?”
楊鵬笑著道:“也無妨,都是幫先生您揚名的,隻要對先生有利的事,哪怕是陛下知曉了,也會成全。再說了,旁人不知,難道咱這些人還能不知道,這題目就是您出的?”
張周從楊鵬的反應來看。
大概泄露此事,跟楊鵬還多少有些關係,反正皇帝現在也不在意自己的名聲,就希望他張周能在大明混得風生水起。
如此一來,也解釋了為什麼眾多的士子都想到他張周府上來拜會,因為這是可以代表皇帝出殿試題目的人,是出了題目消息傳出去之後,皇帝可以任由消息傳播的人。
這份聖寵,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
“先生,還有一件事,是來自於濱海城的。在您走之後沒幾日,那位謝閣老就染恙在身,如今已到臥床不起的地步,找大夫看過,病情大為不妙,似是不適應那裡的氣候,您看這件事是否要報給陛下知曉呢?”楊鵬謹慎問道。
張周道:“謝閣老抱恙,到底也算是一件大事,告知於陛下,或是不告知,為何要來征求我的意見?”
楊鵬無奈道:“謝閣老到底如今是戴罪之身,他雖有官職在身,卻並不隸屬於朝廷任何一個衙門,陛下也是讓他到濱海城戴罪立功,他現在是給您辦事的,這事還要您點頭首肯。”
第(1/3)頁
第(2/3)頁
張周歎息道:“謝閣老到底也上了年歲,且他好像也沒犯什麼大錯,主要是替一些人背黑鍋了。”
“對,對。”楊鵬笑著點頭。
如果單論謝遷,那當然是有罪的,可現在他真的落罪了,就要說他沒罪,這樣才能把李東陽和劉健牽扯進來。
“該報,還是要報的。”張周道,“如果隻是不適應氣候,不至於病到臥床不起吧?莫非其中還有何隱情?”
楊鵬道:“這個就真的不知,也沒人細說,難道是裝病?照理說也不太可能。既然先生覺得,這件事可以跟陛下奏稟,那回頭就跟陛下提了。”
張周擺擺手道:“可彆說是我建議你怎麼做的,謝閣老的病又與我無關,他也一向與我不對付,他的事,也基本上與我無關了。”
……
……
楊鵬隻是替皇帝來送禮的,事完成之後,張周就把人給送走了。
張周嘴上說不關心謝遷的死活,卻還是讓劉貴通知了濱海城,找人去給謝遷看病。
他倒不覺得謝遷是在裝病,但謝遷的病,更多是在內心……本來意氣風發自以為什麼都行的老匹夫,到了濱海城之後,本就是從低做起,結果還被人處處壓一頭,那內心能好受?
就好像是一個人的信仰被擊碎了,才到濱海城不到三個月,就生一場大病,這大概就是謝遷內心一個坎了。
過不去,也就那樣了,等死就行。
如果能過得去,或許還能浴火重生呢。
當然如果重生了,就不再是以前那個刁鑽刻薄喜歡處處與人為難的尤侃侃,而會變成一個辦實事的基層工作者,不再眼高於頂隻想著怎麼去完成派係傾軋,而會更加務實,或還真能變成實乾派。
隨即便是殿試放榜。